倡賽後伸展補充水分電解質 醫生:不適逾5分鐘應求助
【明報專訊】渣打半馬拉松30歲男跑手昨日完賽近50分鐘後暈倒,送院不治。香港急症科醫學院前院長蕭粵中稱,年輕跑手因劇烈運動引致心臟停頓,較大可能由先天、隱性心臟病造成,而視乎不同體質和運動習慣,以及有否充分補充水分和電解質,運動後相隔一段時間亦可病發。教大健康與體育學系副系主任雷雄德稱,半馬跑手要跑至少一至兩小時,身體或需24至48小時復元,呼籲不應忽視賽後風險。
計及昨日,渣馬舉辦26屆賽事以來共錄得6名跑手死亡(見表),曾兩度需召開死因研訊,均裁定事主死於自然。最年輕24歲男死者吳卓諭於2015年跑至臨近終點暈倒,送院一日後不治,消防處其後按死因裁判官建議,在救護車配備自動心外壓機。50歲男跑手李文德於2018年賽事中段暈倒,死因研訊揭發救護車於事發逾20分鐘後才抵達現場,死因庭並向田總和醫療服務隊作出13項建議。
本身是業餘馬拉松跑手的蕭粵中說,未滿40歲跑手亦有可能罹患隱性心臟病,在劇烈運動時心臟負荷龐大,較大可能病發,但不代表做完運動後不會發生。他建議跑手賽後做伸展活動、補充水分和電解質,若心口不適、頭暈,或心跳加速和氣喘維持超過5分鐘,應向在場人員求助;若年輕跑手以往運動時曾出現上述徵狀或有親屬早逝,便應接受詳細身體檢查。
現時渣馬要求全馬參賽者於過去4年曾完成至少一次10公里或以上賽事,蕭建議主辦方考慮將有關要求擴至半馬。
雷雄德:若有心臟病遺傳史 應先檢查
雷雄德說,以往曾討論渣馬跑手開跑前須否身體檢查,但遭不少跑手質疑成效,他建議田總加強教育跑手賽前準備,包括須做有系統訓練,若有心臟病家族遺傳史,應先檢查心臟。至於主辦方責任,雷說田總負責範圍包括熱身起跑、賽事運作和公平性、終點和頒獎,而今次意外較特殊,因為事發於賽道外,須留待死因報告再下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