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學STEAM:構思源自生活
【明報專訊】比賽作品遞交日遇上呈分試,凌琛和陳泳綝的父母擔心比賽會影響考試成績,原本不太贊成他們參賽。兩人為參賽說服父母,答應提早在考試前完成參賽作品,不會只顧比賽,忽略學業溫習。明知時間不充裕,仍要參賽,陳泳綝說:「因為我們真的很喜歡,既好玩,又能學到新知識。」
從新聞和生活找靈感
凌琛和陳泳綝先就環保、生物多樣性、氣候變化等議題作資料蒐集、整理和數據分析,再研究方案和設計「智新綠島」的設施。島上設施均與現實生活和新聞有關,他們在島上興建智慧城市,監測交通、能源和環境等情G,提供實時狀態和預測,並設人面識別系統,記錄個人減碳後所得的積分。凌琛說,用人面識別系統記錄積分的構思源自日常生活,他曾跟媽媽處理回收,卻忘記帶綠綠賞積分卡儲分,於是想到以人面識別系統取代攜帶積分卡。
陳泳綝則從新聞留意到印尼非法伐木問題嚴重,她設計智能生態監測器,並且設有AI智能警告,透過鏡頭和溫度感應,當鏡頭發現有人砍樹,感應器會立即通知環境保護署跟進。
團隊分工合作
「智新綠島」共有10項設施,凌琛和陳泳綝各負責5項。由於時間緊逼,他們周末相約一邊開啟視像會議,一邊在Minecraft興建設施,以便隨時溝通;至於平日,陳泳綝說各自興建負責項目,進度不會因為其中一人沒空參與而停滯不前。不過,由於平日沒有邊做邊討論,曾出現困難,例如凌琛發現陳泳綝已完成的設施位置影響到他的項目。於是,他們用WhatsApp拍下熒幕照片,即時問對方意見:「我在這堸絨o個,你OK?」,雙方確定後才動工,既能溝通,也互不阻礙。
■知多點
善用官方資料數據
在「智新綠島」中,凌琛和陳泳綝構思了智能氣候預測和模擬器,透過收集官方公開的數據,訓練人工智能預測數據,以助分析研究,預防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凌琛說,難以確定網上找資料的真假,「我試過上網搜尋關於月球距離的資料,發現有的指月球與地球愈來愈近,但同時另有資料指愈來愈遠,不知誰假誰真」,於是他們選用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網站資料一線通(data.gov.hk)的公開數據,認為比較準確,可信度較高。
■價值觀
守承諾
凌琛和陳泳綝向父母承諾在呈分試前完成作品,因此二人把握時間,每天抽出兩小時製作比賽作品。他們信守承諾,更提早在5月完成作品,不會影響到6月的呈分試。
文:方綺婷
圖:鄧家烜、受訪者提供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常識學堂 第29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