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車市場供應鏈未完全復常 女子買電動車被告知等8年

[2023.06.15] 發表
目前汽車供應商佔上風。(明報圖片)

【明報專訊】雖然疫情已經消退許多,但其對加拿大的新車市場所造成的嚴重影響依然存在,供應鏈依舊處於動盪之中,供應和需求已經完全失調。

疫情剛爆發時,汽車工廠停工,零部件普遍短缺,汽車經銷商手中可以出售的成品車數量達到歷史性的低點。而在需求方面,由於經濟的不確定性,消費者對新車的購買欲望大大降低,對已有汽車的持有時間遠遠長於平時。

3年之後,供應鏈中的大部分薄弱環節已經得到解決,客戶也終於有心情再次購買新車,但此時卻面臨一個新的難題:車價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高,這還是在你買到車的情況下。

愛蒙頓市居民內梅斯(Jennifer Nemeth)一直想買一輛插電式的豐田Rav4 Prime,但當地的經銷商卻告訴她,要排隊等8年時間。「他們簡直是在嘲笑我們」。

內梅斯最後決定買一輛同款車,但卻是非插電式的混合動力版,因為這一款等候時間相對要短很多,經銷商稱「只需要一年」。

她和丈夫耐心地等待了11個多月,經銷商卻沒有任何消息,逼得內梅斯在上個月去當地的三菱汽車經銷商處打聽混合動力車歐藍德(Outlander)的情況,卻驚喜地發現居然有現車。她立刻下單購買,當天就開心地把車開回家。來自DesRosiers汽車諮詢公司的數據顯示,在2023年第一季度,加拿大新車經銷商的平均庫存量,只有疫情之前的42%左右。這雖然比一年前同一時期的19%要好,但仍然達不到正常情況的一半。

加拿大汽車經銷商協會(CADA)公共事務負責人威廉姆斯(Huw Williams)說,雖然情況比過去一段時間更接近於正常,但產業鏈中仍然存在巨大的差距,而且這些差距往往是針對具體公司的。「有些汽車製造商,在管理其供應鏈方面做得更好。但全國的每個經銷商都希望有更多的汽車,卻無法得到它們。」

豐業銀行經濟學家楊格(Rebekah Young)說,目前供應商佔了上風,這是價格上漲的原因。現在加拿大乘用車的平均價格剛剛超過4.5萬元,這比2019年時漲價了30%,但並不是所有類型的汽車都價格暴漲。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汽車製造商將他們有限的零部件供應,投入到他們最有利可圖的車輛型號中。」

楊格指出,芯片在2020年和2021年的大部分時間內嚴重短缺,於是汽車製造商就不去生產利潤率較低的廉價入門級轎車,而是利用其有限的資源,專注生產對他們來說利潤空間最大的大型昂貴車輛。

雖然現在芯片短缺的情況正在好轉,但短缺仍未結束,而且銅、鋁、橡膠、鋼鐵和勞動力的價格都比過去急劇上升。

內梅斯表示:「我理解價格上漲,我理解疫情影響了很多事情。但我認為經銷商正在推高車價並樂此不疲,他們可以隨心所欲地收費,他們說這是多少錢,你就得說「好的沒問題」,然後就在等待中不知道什麼時候再次被踢走。」

更多要聞一
「大眾」安省設電動車電池廠
【明報專訊】根據加拿大國會預算辦公室最新發表的一份報告,聯邦政府與歐洲最大汽車生產商「大眾」(Volkswagen)在安省西南部聖托馬斯(S... 詳情
人均571元無用物品存家中 生活成本漲加人轉購二手貨
【明報專訊】最新調查顯示,由於生活成本暴漲,很多加拿大人轉而購買二手物品,每個人家裏的閒置物品平均價值571元,可以轉售。 支付系統P... 詳情
天主教學校LGBTQ學生校園示威遇威脅騷擾攻擊
【明報專訊】約克區天主教教育局(YCDSB)屬下多間學校的LGBTQ學生和他們的支持者,曾在上周四(8日)舉行和平示威期間遭遇了暴力。他們敦... 詳情
家庭債務與可支配收入比率 今年首季再升按揭多付息70%
【明報專訊】加拿大統計局(Statistics Canada)昨(1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在按揭貸款利息飈升的情況下,加拿大家庭相對於他們的... 詳情
靠房屋加按解債務燃眉之急 專家籲注意利率攤還期改變
【明報專訊】有地產業內人士表示﹐如加拿大人負債太多而感到吃不消﹐可考慮將房屋再融資﹐即所謂加按。業主將房屋加按後﹐利率及攤還年期都會因而改變...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3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