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企將港大技術商品化 晶片「捕」轉移能力癌細胞 助精準用藥
【明報專訊】港大科研團隊成功研發一款晶片,運用微流控技術協助醫生及早識別癌症病人體內有轉移能力的癌細胞,以便精準用藥,有關技術為全球首創,有望為治癌帶來突破。參與開發該技術的MetTactics行政總裁林素娥表示,可轉移的癌細胞只佔原發腫瘤約0.01%,傳統而言醫生要辨識相關細胞有如在「禾稈中找針」,需做大量基因排序篩選,新技術有望將相關成本減少至原先的12.5%至14.3%,並有望明年初在瑪麗醫院應用,目標2025年取得海外認證作臨H測試。
過往如禾稈找針 現成本大減
林素娥昨受訪時稱,上述晶片MoC由港大生物科學學院院長(暫任)黃思齊團隊透過10多年研發技術,至2019年成立初創企業MetTactics將技術成果商品化。她引述數據,現時逾九成癌症患者死因與癌症轉移有關,但在原發性腫瘤內具轉移能力的細胞僅佔約0.01%,故醫護人員難以及早識別問題細胞以精準用藥,現時醫生或需花數月為病人試藥,若無藥效,患者病情就有惡化風險。該公司研發的癌轉移晶片有助醫生及早辨識別具轉移能力的癌細胞。
蛋白塗層「捕」高危細胞
MoC晶片闊度與五元硬幣相若,塑料透明晶片內的微細管道有蛋白塗層。林以卵巢癌為例,醫生抽取患者腹水注入晶片內,當體液在晶片流動,當中有轉移能力的癌細胞會與蛋白塗層發生作用,依附在塗層上將之「捕獲」。她解釋晶片原理是模擬癌細胞到達目標器官後情G,管道則是模擬人體內的流體力學環境。
冀明年瑪麗應用 正申歐美認證
林表示,現時研究發現晶片可適用於為卵巢癌、腸癌、胃癌患者辨識可轉移癌細胞,下階段冀用血液注入晶片亦有同樣效果,並擴展至為肺癌及乳癌等患者診斷,團隊正與瑪麗醫院合作,冀透過收集病人樣本以取得更準確數據。她說,由於本港沒有法例規管相關醫療工具,有望明年初起在瑪麗醫院臨H應用,作為醫生診斷的「第二意見」,在為病人處方癌症藥物時作參考。
產品亦擬打入海外及內地市場,她說現時產品在內地及歐美已有生產線,正在處理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及歐盟等認證,目標2025年作臨H測試,讓產品進入市場。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