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球場補資料 稱去年環評可靠 指雀蛾調查證原報告具代表 保留林地不利發展
【明報專訊】涉及1.2萬伙公營房屋的粉嶺高球場發展環評去年「闖關」未成,相關部門需補做7個月生態調查,涉約8項補充資料。負責補做生態研究的土拓署近日向環諮會提交最新調查報告,稱結果證實去年的環評報告可靠(見表),其中包括遭環諮會委員質疑的雀鳥及飛蛾調查。新報告同時再次肯定高球場其中0.39公頃次生樹林的生態價值是「低至中度」;移除林地不會對生態構成不良影響,反之保留林地不利公營房屋發展。環諮會將於下月3日續討論有關項目。
佔地170公頃的粉嶺高爾夫球場,當中32公頃用地預期今年9月歸還政府,其中9公頃擬發展1.2萬個公營房屋單位,相關環評報告去年未獲通過。
環保署其後要求土拓署就高球場發展環評報告提交8項補充資料,包括補做兩項生態調查,即去年9月至今年3月調查雀鳥,每月兩次,時間為日出前至晚上10時;以及於去年9月至10月調查飛蛾,每月兩次,須於每夜日落後兩小時和午夜後兩小時進行;同時需提供調查方法資料,包括調查人員資歷。其餘6項需補交的資料包括蝙蝠調查的方法、補種樹木計劃、擬議房屋詳細佈局、詳細水文分析、擬議房屋對潛在發展地區樹木陽光陰影影響分析,以及解釋分區1墳墓的處理。
土拓署最新提交的補充資料顯示,研究團體於雀鳥調查方面日間(即早上10時至晚上10時)共記錄54種雀鳥種類,並已涵蓋清晨時段錄得的47種雀鳥,反映早前進行的環評報告具代表(representative);同時於分區1錄得的雀鳥種類及數量較其他分區少。
報告又指出,4個分區的雀鳥調查由兩個團隊進行,每個團隊均有一名具5年相關經驗的測量員及一名具有關學歷如生物範疇的測量員組成。
植樹補償沿用1:1 訂3年管理
飛蛾調查方面,報告稱共錄得28種飛蛾,當中25種可於日落後時段發現,13種可於午夜時段發現。報告指出,有15種飛蛾於日落後的時段發現,未於午夜時段獲記錄。結果反映,日落後時段錄得的飛蛾種類及密度,均高於午夜時段,同時肯定早前提交的環評報告具代表。
樹木方面,早前環諮會委員指出,補償性種植的樹木存活率僅約50%,憂慮對環境造成破壞,建議將補償性植樹比率由「1:1」提升至「1:1.5」。今次報告指出,根據政府指引無法存活的樹木將會更換,故實際補償比例並不受樹活率影響,故會沿用「1:1補償要求」植樹,但負責的部門將訂立長達3年的樹木管理計劃,同時確保樹木保持良好狀態,並會更換無法存活的樹木。
環諮會換屆 新任委員下月審議
翻查資料,繼環諮會去年拒通過政府的高球場環評申請後,適逢環諮會換屆,成員去年底大換班,並已委任新的環諮會主席。換言之,是次高球場環評報告將由新一批環諮會委員續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