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點對點:港人灣區發展政策支援

[2023.02.20] 發表
深港青年夢工場分為北、中、南三區,北區(圖)於2022年7月底啟用,定位為「圓夢加速區」,主要吸納具發展潛力的「成長型企業」。
廣州及深圳陸續有港澳居民健康服務中心啟用,提供港式診療服務。港澳居民健康服務中心醫生李湘華(圖)表示,港澳居民健康服務中心不會處方中成藥、中藥,亦注重患者私隱。
城大畢業港青王樂頤(左起)、趙逸朗與黃紹棋2020年參加一項連鎖咖啡店舉辦的比賽,贏下百萬創業資金在前海開設咖啡店。
灣區青年驛站多為酒店式公寓,青年最長可申請免費住宿7日,驛站亦設就業資訊指導、婚戀交友介紹等服務。

【明報專訊】中央近來積極鼓勵香港青年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創業就業,香港和內地各市政府推出多項措施吸引人才及提供支援。

■內地港人數據Q&A

Q:現時有多少香港人居於內地城市?

A:據2022年8月公布的《中國人口普查年鑑2020》,2020年共有37.14萬名香港居民居於內地,當中廣東省最多,佔近七成。

Q:港人移居內地需辦理什麼手續?

A:香港居民可用俗稱「回鄉證」來往內地。計劃移居內地的港人可申請內地居住證,申請者須先在內地居住半年以上,提供指定證明(如就業證明、住址證明或學生證等)並提出申請。內地居住證有效期限為5年。

Q:港人移居內地可享有什麼權利?

A:內地居住證持有人在內地依法享有就業、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參與社會保險、義務教育等權利,亦能辦理銀行、保險、證券和期貨等金融業務、申領汽車駕駛證等。

■商業投資

前海發展創投

港企投資有獎

2010年8月國務院批准《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明確將深圳市南山區的前海建設為粵港現代服務業創新合作示範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與深圳市前海管理局2022年9月公布《關於支持前海深港風投創投聯動發展的十八條措施》,主要措施包括:

˙支持符合條件的香港有限合伙基金(LPF)在前海設立投資公司,開展境內投資

˙境外知名風險及創業投資機構、國際資管機構、香港家族辦公室,經國家金融監管部門批准在前海新註冊或新遷入前海者,按照實收資本給予高達5000萬元(人民幣,下同)獎勵

˙前海投資企業向合資格香港創科企業投資,每宗最多可獲50萬元獎勵,每年累計獎勵最高200萬元,而在港交所上市則可獲200萬元

■醫療

設港式診療服務

前海蛇口自貿區醫院2022年9月試行港澳居民服務中心,由資深醫護團隊提供港式診療服務,並設互聯網醫療平台,為在內地居住的港澳患者提供網上診症服務。兩地醫療體制具差異,部分內地公立醫院普遍採用的藥物仍待內地審批,立法會議員黃國曾籲政府加快擴展「港澳藥械通」所涵蓋的藥物及和醫療儀器清單。

■青年就業創業

現金補貼 吸引北上

創業就業補貼

廣州市南沙區政府2022年12月公布新修訂《廣州南沙新區(自貿片區)鼓勵支持港澳青年創業就業實施細則》,提出為當地就業或執業的港澳青年給予就業獎勵及薪金補貼。就業獎勵金額由1.5萬元至12萬元不等;薪金補貼額每月最多5000元,每半年發放一次,最長不超過3年。創業方面,港澳青年落戶並經營半年或以上的初創,可獲最多30萬元一筆過補貼,每年發放一次,最長3年。

提供住宿生活醫保補貼

2020年廣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展開「青年安居計劃」,支持各地籌建如酒店式公寓或青年旅舍的青年人才驛站,為應屆畢業生提供不少於7天的免費住宿。青年驛站對香港青年的批核條件比內地青年寬鬆,如珠海要求內地申請人出示5年內畢業證書,但香港青年申請則只須30歲以下、當地無住所便可。另外,赴南沙區就業創業的港澳青年每人每月可獲1000元住宿補貼、每月1500元生活補貼及每年最高5000元醫療保險補貼。

■知識增益

調查:八成港人無意灣區發展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2022年11月底至12月初調查703名18歲香港市民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的意見,79%受訪者表示不會到大灣區工作或生活,較2021年7月同類調查增加近25個百分點。民調亦詢問受訪者會否鼓勵香港青年去大灣區城市發展,62.7%表示不會鼓勵,19.1%表示會,4.2%認為要視乎情况而定。

九成港青滿意大灣區工作生活

香港工聯會大灣區服務社於2022年10至11月訪問161名居內地香港青年及59名居港青年,逾九成居內地香港青年滿意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及生活。內地香港青年及在港青年都關注薪酬,超過六成受訪者表示在灣區內地城市就業及創業最大的困難是薪金較香港低,有九成受訪居港青年認為月薪達1.5萬港元或以上才會考慮到內地灣區城市工作,亦有超過六成受訪者擔心要適應內地工作方式,近六成人認為在內地生活缺乏人際網絡。受訪在港青年不參加「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的原因包括擔心缺乏支援。

■模擬試題

顧問教師:陳志華

(1)列出一項已領取內地居住證的港人在內地生活可享有的權利。(1分)

(2)描述圖1「2020年居內地港人年齡分佈」特徵。(2分)

(3)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評估香港青年到內地創業及就業對個人發展的一項好處及隱憂。(6分)

■參考答案

(1)義務教育∕參與社會保險∕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等。

(2)圖1顯示居內地港人主要以29歲以下的兒童及青年為主,佔48.3%,接近一半,其次年齡層為中年人,即30 至59 歲,佔35.7%。60歲以上則佔比最少,只有16%,可見居內地港人的年輕人較長者多。

(3)好處:資助創業生活 有利事業發展

內地的租金及人力資源成本均較香港低,青年北上創業的成本較低,有利事業發展。相比之下,香港租金和人工成本高,創業難度較內地高。內地灣區城市提出不少計劃支援香港青年創業及就業,甚至提供現金補貼,可紓緩他們的生活及財政壓力。相比之下,香港較少類似資助。參考資料,廣州南沙區政府向到南沙成立初創的企業提供每年最多30萬元人民幣(下同)補貼,並給予青年每月2500元住宿及生活補貼,可援助創業青年的生活及住屋需求,減輕個人支出負擔,對青年的個人發展有正面影響。

隱憂:收入較少 難提升生活素質

內地生活成本及企業薪酬待遇較香港低,港人到內地就業未必能獲豐厚薪酬,長遠而言未必有利其事業發展及提升生活素質。參考資料,有調查顯示有超過六成受訪者表示在內地灣區城市就業及創業面對的困難是薪酬待遇較香港低。就我所知,2021年中國城鎮非私營企業就業者的平均年薪約10.68萬元人民幣(約12.38萬港元,平均月薪約10,314元),私營企業為62,884元(約72,326港元,平均月薪約6,027元),同期香港僱員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為18,000元,比前者多約74.5%,比後者多近兩倍。因此香港青年到內地城市就業及創業,可能面對薪酬及收入降低的隱憂。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智學公民 第050期]

更多教育
議題解碼:香港灰濛濛
【明報專訊】環保團體「綠色力量」檢視2022年全港15個政府空氣監測站,錄得空氣質素健康指數(AQHI)達7或以上(即健康風險較高)的總時數... 詳情
快問快答:有機食品
【明報專訊】香港有機資源中心2022年8月公布《香港消費者購買有機產品的行為研究》2021年度調查結果,74.5%受訪者在過去一年曾購買有機... 詳情
焦點新聞
【明報專訊】■天星小輪4月3日起加價55% 特首會同行政會議1月31日批准天星小輪加價,兩條專營渡輪航線的成人平日票價將由現時介乎2.... 詳情
我的社區:珊瑚保育
【明報專訊】珊瑚愛好者尹悅心(中)和馮萌樂(右),參加由信和集團和香港創新基金支持,與海洋公園、本地初創團隊archiREEF及香港富麗敦海... 詳情
我的社區:珊瑚趣聞多
【明報專訊】尹悅心、馮萌樂及其他參加者從計劃安排的網上專家講座學習珊瑚及海洋保育知識。完成兩堂講座後,兩人更預先備課,將蒐集到的額外資料整合...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3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