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檢討失誤助進步 梁嘉傑憂刑事化致封口
【明報專訊】兩名公院醫生被控誤殺轟動醫學界,香港醫學專科學院主席梁嘉傑憂慮,一旦醫療疏忽刑事化情况愈趨普遍,醫療體系的「學習文化(learning culture)」或會逐漸被恐懼淹沒及取代,醫護不再開誠布公檢討失誤,窒礙醫療系統進步。曾任醫管局質素及安全總監的中大生命倫理學中心榮譽顧問區結成表示,本港醫療管理於過去20年逐漸釐清個人和系統責任,認為相比重罰、令醫護提心吊膽,鼓勵透明討論醫療事故的效果更佳。
醫局現有風險通報 反映重要「學習文化」
醫管局現時會按季度公布風險通報,講述公立醫院醫療事故並提出改善建議。梁嘉傑接受本報訪問時稱,此舉反映業界重要的「學習文化」,鼓勵醫護正視「不理想的治療、過程」並與同事討論和學習,有助整個業界從失誤中汲取教訓,以提升醫療水平,毋須「每個人都要犯5次錯,才能學到5件事」。梁憂慮在刑事壓力下,醫護以往對失誤的開放及學習態度,會被恐懼取代,如擔心主動交代錯失將引致法律問題,甚或將來成為呈堂證供,最終不再開誠布公交流經驗,令醫療系統難進步。
個人系統責任漸釐清 區結成:免醫護過於防衛
區結成亦談及,本港醫療管理逐漸釐清個人和系統責任,透過檢討將事故演變成醫療系統學習過程,不會將所有責任加諸醫護身上,「不會有事就人頭落地」,可避免醫護人員過於自我防衛、隱瞞事實。
至於本案會否令醫學界築起自我防護圍牆,區認為言之過早,稱誤殺案雖震撼,但不相信醫護會因而看風駛𢃇。惟本港日後如更常以刑事處理醫療疏忽,當前線醫護有感尺度、門檻改變,行為模式或會改變,顛覆整個醫療文化,加劇「防禦性醫療(defensive medicine)」。
區提防禦性醫療 醫生或過度檢查診治
區結成稱,「防禦性醫療」在醫療民事訴訟較多的地方如美國很常見,婦產科、腦神經外科等原本很受歡迎的專科,因風險較高,令新人入行有很多顧慮。他稱醫生或會為病人過度檢查或診治,例如病人本來或只需回家服藥及等覆診,醫生為小心起見會轉介病人做各樣檢查和掃描,浪費資源之餘,亦添病人焦慮;另一情况是迴避高風險程序,即「應該做的不做」,以免出錯而被追究。
梁嘉傑補充,醫生向病人「問清楚少少」並非壞事,惟若做大量不必要的醫療程序或檢查,或會致病人延誤治療,以及增加公營醫療系統開支、減慢服務效率。至於會否影響醫生士氣、海外醫生回港執業意欲,他認為屬「好個別人士的做法」,涉及多個因素,毋須過分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