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學中文:老馬老貓誰更強?
【明報專訊】假設你迷路未能到達目的地,沒有手提電話可上網查找地圖,你認為年紀大的馬,還是年紀大的貓能帶你前往目的地?
以上不是心理測驗,也沒有一定的答案,古人智慧卻有指,要找路前往目的地,一匹年老的馬會較可靠,因為「老馬識途」呢!至於老貓,卻有可能「老貓燒鬚」!
「老」的人或動物皆有強項,經歷及經驗較多,因此「老馬」與「老貓」,又指有豐富經驗,這可以讓人事半功倍、順利處事;然而過度依靠經驗,卻有可能招致失敗呢!
宰相的智慧 不依靠自己的聰明,向馬「問路」
《韓非子》中寫春秋時期,齊國著名宰相管仲,聰明且具才學,個性謙厚。某年春天,他與大夫隰朋隨齊桓公往孤竹國打仗,到戰事完結要回家時,已經是冬天,四周景物已不同了。由於他們不熟悉環境,所以在回齊國的途中迷路,也找不到方向。古代沒有互聯網,沒有網上地圖,管仲想起同行打仗的老馬,認為牠們憑着動物認路本能,可能會記得回去的路,於是便將老馬放在前頭作「領隊」,軍隊跟在馬匹後面走,果然,他們靠着老馬順利回國!後來大家都用「老馬識途」來比喻有經驗的人做事更為順利、得心應手,而且可靠。
■知多點
馬不迷路之謎
馬是動物界中數一數二的「認路王」,原來與「鼻子」有關。馬不是靠眼認路,而是靠鼻來嗅四周氣味來辨別方向。馬的鼻腔除了呼吸,還有很多的嗅覺神經細胞,只要走過一次的路,牠們也能憑鼻子出色的辨味能力,認出路來。
民間的智慧 過度靠自己經驗,像貓沒有鬚
辦事的時候,有相關經驗的話,的確比其他人更快、更好地完成,可是過度依靠經驗,或會不認真看待及謹慎處理事情,可能會「老貓燒鬚」。這是廣東俗諺,意思是有豐富經驗的人出現了原不該在他們身上發生的錯誤。但為什麼是「燒鬚」呢?原來貓鬚是貓很重要的身體部分,貓會通過貓鬚來感受四周氣壓、空氣流動變化來判斷環境。貓鬚也是貓的「測量器」,用來量度身處空間與自己的距離、物件大小等,貓愛四處竄,也愛「鑽進」大小箱子、縫隙,牠們會鑽進鑽出,原來正以貓鬚估算自己可不可順利入內。貓鬚這麼重要,如果被燒掉了,貓就失去判斷的「工具」。富經驗的人在處事時,當經驗不管用,甚至出錯了,如像老貓燒鬚,不知怎麼辦才好了!
■想一想
·遇上問題,你會傾向靠自己解決,還是會尋求協助?為什麼?
·你曾仗着自己有豐富經驗,卻因一時大意而「老貓燒鬚」嗎?如有,該事給你什麼教訓?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生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智叻中文Smarties' 第5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