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聽障者演繹觀眾故事 浸大劇場塑共融

[2022.09.13] 發表
浸大文學院推出的「爾劇場」計劃,讓學生、校友、視障或聾人在舞台發揮,連結現場觀眾。負責指導的浸大英國語言文學系副研究員伍綺琪(右一)說,舞台上促進共融,希望見到每個人的光芒。圖為伍示範以亮燈提醒演員可轉換情緒,以不同方法演繹故事。左一為失明的爾劇場團員「皮蛋伯伯」。(鍾林枝攝)

【明報專訊】「聾人或視障者做戲劇,大家可能都有(聽過),但要即興、又要合作且關於社群的戲劇,令人很多時都意想不到」。本身是資深劇場演員的浸大英國語言文學系副研究員伍綺琪指導名為「爾劇場」的計劃,讓浸大生、校友、視障者或聾人,透過舞台與觀眾連結,藉此塑造共融社會,「希望見到每人的光芒」。

互動即興形式 演員深受感動

有別一般舞台劇,在一人一故事的劇場不設劇本,改取觀眾與團員互動形式。團員會先邀請現場觀眾打開心扉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例如最近的情緒、人生經歷等,團員再即場以肢體動作和說話,「演繹」對方的故事,觀眾或可感受到自己被理解,雙方藉劇場連結起來。

失明的「爾劇場」團員皮蛋伯伯,參與本月初的演出,他難忘有觀眾談及自己的爺爺即使患癌病重,仍爭取時間合影畢業相;皮蛋伯伯深受感動,「少有觀眾將心底最大的感受分享出來,好感觸,談到聲淚俱下」。另一成員、浸大應屆畢業生朱靖山在劇場學習與聾人溝通,「(起初)要勉強用身體語言加(手機)打字才可傾偈,後來開始學手語」。

伍綺琪補充,曾有觀眾談到兒時喪父,至今仍記得父親愛為他拍照,長大後仍惦記爸爸的愛,「這些故事少在大庭廣眾被分享,我們有反思過為何(觀眾願跟我們分享),因為(劇團)表演具感染力,聾人或視障者一起跳舞,表達出富生命力的感覺」。

「戲劇非專屬部分人」

「爾劇場」講求包容性,伍綺琪認為戲劇不是專屬於某些人,「不止是身體好靈活的人才有資格做演員,或某些人的故事才有資格被聽見和看見」,希望舞台上也有視障者或聾人的身影。

伍綺琪談到舉辦活動的困難,稱若獨自營運該項目,或會面對欠缺資金聘請手語翻譯和口述影像員的問題,致視障者或聾人等難共同參與藝術,整件事便「不夠通達」。在浸大文學院學術研究領域資助下,「爾劇場」計劃2020年創立,現有25名成員。

更多教育
文本細讀:初嘗失去,告別童年——木心〈童年隨之而去〉
【明報專訊】成長中的悲喜,是文學作品寫不盡的題材, 這階段之所以可貴,因為初逢、初見的震撼,往後見識多了就漸漸視之為平常了。 中... 詳情
【明報專訊】■篇章撮要 「我」(作者)回想自己不滿十歲時,個性早慧,但卻是一個被寵溺的孩子,「該懂的不懂,不該懂的卻懂了些」,比如已經... 詳情
文言遷移:從十六篇到〈試筆說〉——虛實二途學文言
【明報專訊】2020年文憑試中文科卷一課外文言考材〈試筆說〉以毛筆為題材,感嘆國家用人之道。比較〈試筆說〉與十六篇指定文言經典學習材料的文字... 詳情
寫作立意庫:不遇於世的自處方法──〈試筆說〉
【明報專訊】文言閱讀練習除了可以測試文言水平,也可用來積儲論據。不過,若我們閱讀只是為了收集文章之中可用的詞、句、例子,則猶如入金山卻拾柴歸...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2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