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經濟學家激辯容忍衰退還是通脹

[2022.08.08] 發表
美國聯儲局接連大幅加息,目標是遏抑通脹,有經濟學家認為,通脹雖然侵蝕上班族的工資,實際收入會減少,但經濟衰退會令社會整體財富大減。(法新社)

美國通脹處於40年高位之際,聯儲局接連大幅加息,目標是遏抑通脹之餘,避免經濟衰退,在不完全扼殺需求的情G下,將利率提升至足以緩和需求的程度,惟聯儲局也承認要實現經濟「軟茬陛v極具挑戰。經濟學家當前的爭論焦點,是通脹和衰退哪種情G更惡劣?隨蚆p儲局持續收緊政策,美國今年首兩季經濟收縮,陷入技術性衰退。不過美國財金官員認為就業市場仍然強勁,美國經濟不符合衰退的定義。部分經濟學家警告,倘大舉加息引發經濟衰退,後果可能較通脹居高不下更嚴重。

美國智庫經濟政策研究所(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研究主任比文斯(Josh Bivens)上月指出,聯儲局迄今為止的行動,增加了衰退的可能性。他認為聯儲局政策帶來兩個潛在後果:收緊政策不足以遏抑通脹,又或經濟衰退導致物價下跌,且失業率上升,進而抑制工資增長。

比文斯認為,雖然通脹高企並非好事,但經濟衰退的後果更嚴重,這主要源於經濟衰退對勞動力市場的打擊。儘管通脹也會侵蝕上班族的工資,例如美國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按年升9.1%,而工資按年漲5.3%,意味家庭實際收入減少,但經濟衰退會令社會整體財富大減。

不少人認為,通脹會傷害所有人,只有失業人士才會受到經濟衰退的傷害,但實際情G剛好相反,經濟衰退會直接令經濟產出減少。

經濟衰退源於潛在的勞動力等生產資源未被充分利用,是純粹浪費,因為經濟產出低於資源被充分利用帶來的價值。比文斯估計,金融海嘯後的經濟衰退及復蘇過程,所浪費的經濟產出達到20萬億美元,相當於美國1年左右的GDP。

面對通脹高企,市場上可分為「贏家」和「輸家」,一個人所支付的成本,是另一個人賺取的收入,例如油企近期紛紛公布破紀錄利潤。當租金和樓價上升,房東和賣家也從中受益。

比文斯不認同這種有利於資本,不利於低下階層的財富分配,但他強調經濟衰退只會令財富分配的後果更惡劣。隨虒g濟轉差,低薪職位往往率先被開刀,即使保住工作且薪水不變,僱員晉升或工作選擇也會大減,每個人都會在經濟衰退中蒙受損失,而不僅是失業者承擔惡果。

經濟政策研究中心(Centre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 CEPR)高級經濟學家貝克(Dean Baker)指出,當經濟衰退,僱主的議價能力重佔上風,低薪職位的待遇將顯著轉差,首先失去工作的是低收入、低教育程度,又或有犯罪背景的人。

當經濟衰退 低下階層率先失業

不過,那些認為通脹比衰退造成更大影響的經濟學家認為,通脹往往帶來伴隨難以解決的心理因素。一旦價格持續上漲的想法深入消費者的心理,就會形成一個難以打破的自我實現循環。但據比文斯估計,美國通脹仍未達到這階段。

美國通脹率在過去40年的大部分時間一直保持在每年2%左右。正因如此,比文斯認為,多數人預計9%的通脹率不會持久。

另一方面,部分分析認為,經濟衰退不一定造成災難。美國1980年通脹升至14%的峰值,時任聯儲局主席沃爾克(Paul Volcker)持續激進加息,令美國兩年內兩次陷入衰退,最終打破了通脹周期。經濟學家史密斯(Noah Smith)指出,溫和的衰退,總比嚴重的沃爾克式衰退好,但若通脹預期變得根深柢固,沃爾克式的加息手段是必要的。

每次經濟衰退的影響並不一樣。根據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NBER)的數據,自1857年以來,美國經歷過34次衰退,平均每5年一次,每次平均持續17個月。史密斯指出,一般人較容易接受輕微的衰退,但對高通脹反應強烈。

ECRI:衰退可為整體經濟「大掃除」

美國經濟周期研究所(Economic Cycle Research Institute,ECRI)聯合創辦人阿楚坦(Lakshman Achuthan)指出,衰退有時可能是好事,因為經濟衰退可以為整體經濟進行「大掃除」,促使效率低的大型企業倒閉,為經營靈活的競爭對手騰出空間,令市場競爭者更有效滿足消費者需求。

阿楚坦指出,例如旅遊住宿租賃平台Airbnb(美:ABNB)、召車軟件Uber(美:UBER)、即時通訊軟件WhatsApp等,都是在2007至2009年金融海嘯期間創立。

美國當前是否處於衰退仍有待確認。[象顯示,美國經濟正在降溫,置業需求正在放緩,消費者信心轉弱。在多數的經濟衰退時期,聯儲局與美國政府往往會推出一些援助措施,如今卻要顯著收緊政策緩和通脹。資料來源:CNN、彭博社

更多國際要聞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2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