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屆財會96%項目不記名通過 每億撥款耗0.9分鐘快上年一倍 陳健波:同意需顧市民觀感

[2022.07.25] 發表
圖為上周五財會不記名舉手通過公務員加薪方案。第七屆立法會上任半年,本報統計顯示,財委會逾九成項目均以不記名方式舉手通過,只有兩個項目有記名表決,分別為政府架構重組和職業訓練局九龍東(茶果嶺)新校舍發展計劃。(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新選制下首屆立法會上任約半年,財務委員會通過全部52個項目、共1645億元撥款。本報統計,逾96%項目均以不記名方式舉手通過;平均每1億元撥款花0.89分鐘獲通過,較上年度的1.69分鐘快近一倍(見圖)。財委會主席陳健波說,財委會仍發揮監察作用,但同意需顧及市民觀感,倘審議速度太快是不好,社會關注或金額較大的項目應有更多討論。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認為,數字反映新一屆立法會沒有明顯立場差異,把關功能減弱。

明報記者 鄭啟智

第七屆立法會自1月上任約7個月,本報盤點財會通過52個項目當中,50個以不記名方式表決,佔逾96%,僅在審議政府架構重組和職訓局九龍東(茶果嶺)新校舍工程時有記名表決。相比之下,2020/21年度財委會通過120個項目,94個項目不記名舉手表決,佔78%,當時熱血公民鄭松泰和醫學界陳沛然仍在立法會。

蔡子強:反映議員立場沒明顯差異

劉慧卿:記名意義讓人知議員意向

蔡子強和曾任財會主席多年的民主黨前議員劉慧卿均認為,數字反映議員立場沒明顯差異,不需透過記名表決表態,側面證明今屆議會是「清一色」。劉慧卿指出,過去慣例議員欲投反對票便會要求記名表決,以記錄在案,「現在次次不記名,即是無人反對」。她稱,記名表決的意義也在於讓市民知道議員是否在席及其投票意向。

曾在財會投反對票和提記名表決的新界北議員張欣宇認同,財會應作出更多記名表決,例如針對防疫抗疫基金等社會關注的大額撥款,但強調不應「為記名而記名」。

委員人數翻倍 審議時間反更快

陳:只計需討論項目 每項審1.5小時

在審議時間方面,財會至今召開13次會議審議撥款項目,總時數約24.4小時。平均每1億元撥款僅需0.89分鐘便獲通過,較上年度平均花1.69分鐘快近一倍;而平均每個項目以28分鐘審議,也較上年度的46分鐘快。民主派議員於前年11月總辭,因此上年度財委會大部分時間均以建制派佔絕大多數,只有約40名議員。新選制下今屆財會委員人數翻倍,審議時間反而更快。

陳盼議員細審 免官員以為撥款易

陳健波回應稱,委員增加,理論上有更多人發言,但取決於議員關注點,認為上半年項目爭議不大。他指財會去年底修改會議程序,倘人事編制或工務小組通過建議,財會便毋須討論有關項目,修例原意正是想縮短討論時間。他認為,若只計算需討論的19個項目,每項平均審議1.5小時,時間合理。他希望議員認真和細心審議撥款,讓市民信服,也避免官員以為撥款很易通過。

陳克勤:不能只計財會討論時間

狄志遠:項目匆匆過 做不到把關

議事規則委員會主席謝偉俊則認為,時間快慢不是問題,審議質素更重要,但對於今屆審議質素,他稱難一概而論,「有些較快,有些正常」。民建聯陳克勤稱,不能只計算在財會討論的時間,撥款項目提交財會前會先在事務委員會、人事編制或工務小組討論,沒有抹殺議員討論空間。

新思維狄志遠認為,現時大部分撥款項目在財會均不需討論,很多項目匆匆通過,有時他遲到10分鐘會議已完結,批評情况不理想,做不到應有的把關功能,只是走程序,影響社會觀感。

劉慧卿強調,審議撥款是立法會其中一項最重要職能,每項撥款都有很多內容,財會審議時間太短,令市民感覺議員草草通過撥款,沒有嚴肅審議。她說過去議員在財會向政府提出很多問題,但「此情不再」。蔡子強說,財會審議撥款時討論和異議較少,沒法反映潛在分歧,一旦到實際施政才發現問題便會太遲,也有更大負面影響。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更多要聞
昨36.1℃歷來最熱7月天 開風扇兩冷氣 頂層劏房逾30℃
【明報專訊】天文台昨日錄得最高氣溫36.1℃,再破今年最熱紀錄,亦是1884年有紀錄以來最高溫的7月天。酷熱天氣下,居於劏房及天台屋住戶首當... 詳情
謝展寰:濕地或重劃 釋出「邊緣地」發展 指保育與發展毋須對立 長春社憂失緩衝區分隔
【明報專訊】北部都會區將是本港未來其中一個重要土地來源,該區遍佈濕地魚塘,如何平衡發展與保育將是重組後的環境及生態局一大挑戰。新任局長謝展寰... 詳情
稱要建第三座焚化爐 選址研明日大嶼、北都
【明報專訊】上屆政府就各項環保政策提出多份藍圖,包括空氣、廢物、氣候變化等,並制定施政方向,環境及生態局長謝展寰承認現時廢物政策相對落後,原... 詳情
【明報專訊】因應燃料成本上升,兩電近月多次上調燃料費,變相頻頻加電費。環境及生態局長謝展寰表示,本港電費加幅雖較外國溫和,惟預料燃料費無可避... 詳情
張炳良分析習七一講話 稱建港力量包民主黨
【明報專訊】前運輸及房屋局長、教育大學公共行政學研究講座教授張炳良昨日出席書展座談會,討論一國兩制的發展及挑戰。民主黨前主席劉慧卿在會上問及...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2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