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展寰:濕地或重劃 釋出「邊緣地」發展 指保育與發展毋須對立 長春社憂失緩衝區分隔

[2022.07.25] 發表
環境及生態局長謝展寰認為,保育與發展毋須對立,北部都會區會引入積極保育概念,集中分散的濕地對生態更有利,可以釋放邊緣土地發展,認為是「將來解決發展與保育的契機」。(李紹昌攝)

【明報專訊】北部都會區將是本港未來其中一個重要土地來源,該區遍佈濕地魚塘,如何平衡發展與保育將是重組後的環境及生態局一大挑戰。新任局長謝展寰首次提到,北部都會區內濕地保育區和濕地緩衝區界線將來有可能重劃,部分土地會剔出或納入保育,但強調總體目標是增強保育,其他土地可釋出發展,包括「邊緣土地」;至於上屆政府提出動用公帑收回700公頃魚塘及濕地面積,亦有可能因應研究結果而有變動。

明報記者 馬耀森

劉國勳促及早檢視濕地規劃指引

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吳希文分析,政府擬為新界西北的濕地重新劃界,等於將現有濕地重新洗牌,雖可集中保育部分濕地,但擔心現有緩衝區的濕地會被納入發展,失去分隔功能,亦有違沿用多年的規劃意願,亦即濕地緩衝區內的發展項目,要做到「無淨損失」(no net loss),確保區內生態價值維持不變。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表示,在平衡保育與增加房屋供應前提下,應及早檢視濕地的規劃指引,他認為應以質量取代數量,以釋放部分生態價值較低的濕地作房屋或其他發展用途。

上屆政府提出北部都會區計劃,估計收回新界西北部約700公頃私人擁有的濕地和魚塘,連同政府土地,建立總面積約2000公頃的濕地保育公園,主要涵蓋核心的「濕地保育區」(WCA),但未有提及外圍佔地約1200公頃的「濕地緩衝區」(WBA)。

北都收地700公頃 研究後定案

環境及生態局長謝展寰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漁護署正就北部都會區做策略可行研究,原預計2024年完成,現時有望明年底完成研究;他說,視乎研究結果,現時新界西北濕地保育區及濕地緩衝區界線有可能「要劃過」,「唔係根據𠵱家的方式做」,但他表明研究的總體目標是增強保育,並非犧牲保育,「有些地方可能會剔出來,有些地方可能要包入去保育」;至於上屆政府提出收地700公頃,他估計完成研究後會有定案。

本港土地資源緊張,多年來發展與保育之間不斷角力,新一屆政府將會推動多項大型發展項目,例如北部都會區及明日大嶼,當中如北部都會區涉及不少具高生態價值土地,被問到如何在兩者之間平衡,謝展寰認為是「深層次問題」。他指出,「生態保育與城市發展毋須對立」,過去爭拗其中一個原因是「圈地保育」,被劃為保育用途的土地被指不可發展,但缺乏管理的魚塘會乾涸,土地放置貨櫃,令保育價值下降,認為是雙輸,並非理想的發展模式。

指過去圈地保育雙輸 非理想模式

謝展寰認為,保育重點是促進生物多樣,「將重要的生境集中一齊,引入恰當管理,唔好荒廢」才是好方法。他說,北部都會區亦會引入積極保育的概念,將分散的濕地集中,復育荒廢濕地,連成一個大面積的生境,「對物種更有利」。他續稱,邊緣土地可以釋放,「攞番出來發展」,認為「咁先至係將來解決發展與保育的契機,可以睇到邊度可以發展,邊度可以保育」,「而唔係逐個地方打仗,保育又做不到,發展又有阻滯」。

檢討環評制度 料年底有報告

除重整保育策略,謝展寰亦表示近年香港工程由籌備至落成時間太長,「閒閒哋十零廿年」,遠較過去「十年八年」為長,以致香港經濟增長落後於新加坡,要研究如何提速提效。他說現時社會氣氛較穩定,行政立法關係改善,期望能在工程進度方面提速及增加效率。他舉例,環評制度推出20多年已汲取很多經驗,很多方面可簡化縮短,包括提早生態調查,不用縮減諮詢時間,過程由3至4年縮短至年半到兩年,檢討環評制度的報告料今年底出爐。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更多港聞
張炳良分析習七一講話 稱建港力量包民主黨
【明報專訊】前運輸及房屋局長、教育大學公共行政學研究講座教授張炳良昨日出席書展座談會,討論一國兩制的發展及挑戰。民主黨前主席劉慧卿在會上問及... 詳情
【明報專訊】保安局長鄧炳強昨日在書展講座向來自十多間中小學約300名師生講述「國家民族」,以校園欺凌事件比喻2019年反修例事件,指外部勢力... 詳情
六旬漢行山亡 兒山頭過夜獲救
【明報專訊】一名六旬漢昨日被發現昏迷倒卧大嶼山西狗牙附近行山徑,救援人員當場證實他不治。據了解,六旬漢前日帶同患自閉症的13歲兒子往鳳凰山行... 詳情
專訪兩出爐資深大狀 馬嘉駿冀23條法庭仍有違憲審查權
【明報專訊】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今年委任5名資深大律師,委任儀式上月舉行。其中兩名新出爐的資深大狀接受本報專訪,包括擅長刑事案的李頌然、身... 詳情
李頌然:單看傳媒報道案件批評法庭 不公道
【明報專訊】近年法庭裁決,時惹來外界不同批評。專長刑事案的新任資深大律師李頌然認為,近年市民對法庭關注度增加,有時市民單靠傳媒報道,所看的或...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2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