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GBA新聞:智庫:粵港經貿「平起平坐」勿相輕 倡產業鏈互相協作 港優勢「在於向外」

[2022.07.01] 發表
廣東民間智庫亞太創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鄭天祥(圖)認為,經過25年來政府機構、產業結構,內地和香港關係等變化,粵港經貿發展已進入「平起平坐」時代,但不要互相看不起。(劉曉宇攝)
位於深圳的「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研究院」(圖),為開展科研、培訓、產業合作及技術轉移等提供支援。研究院2017年底開始籌建眾創中心,促進深港產學研合作。(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香港回歸25周年,粵港關係進入大灣區時代,從25年前港商北上設廠,帶領內地經濟起飛,到現在強調互聯互通、合作共贏。見證粵港近40年合作發展歷程的廣東民間智庫「亞太創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鄭天祥接受本報專訪,談及香港回歸至今粵港經貿發展,直言「平起平坐」時代已到,而平等關係應是互相支持,「放下獨大心態,不要互相看不起」。

明報記者 劉曉宇、陳子凌

鄭天祥於1980年代開始做港澳區域研究,多次參與廣東和香港政府規劃諮詢工作,「25年前香港主導廣東的經濟發展,到今天說是平起平坐也可以」。對比回歸初期,深圳及廣州的GDP已分別在2018年及2020年超越香港,去年深圳GDP為3.0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廣州GDP為2.82萬億元,而香港GDP折合人民幣約2.37萬億元排第三。

鄭天祥:港還是經濟龍頭

「在我看來香港還是經濟龍頭」,鄭天祥指出,深圳面積是香港的近兩倍,廣州則是香港的近7倍,從人均、地均產值、產業角度來講,「跟香港還差得遠,不能只看表面數據。我們還是要學香港的效益,香港產值以金融方面為主,內地則是製造業,所以我們才需要在製造業上加以科技創新」。

比起經濟總量,產業結構變化更是粵港日趨平起平坐的原因,1980年代至回歸初期,港商紛紛北上,形成「前店後廠」產業鏈模式,及至現在港商進入內地不限於製造業,甚至專攻內地市場,後廠變後店。

昔「前店後廠」今「前研後產」

粵港澳分工更細互補

早前廣東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在勾勒未來發展藍圖時,從港澳人才協同發展角度提出「科研在港澳、轉化在內地」的新粵港關係。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執行會長彭澎指出,這說法實際上是從「前店後廠」發展到「前研後產」,把粵港澳的分工進一步細化與提升,將三地資源充分發揮聯動。

指港高地價政策礙科創產業化

為什麼在平起平坐的時代,香港科研成果需要去內地轉化為產業?鄭天祥認為,港英政府留下的「高地價政策」充分發揮土地價值的同時,造成機會成本過高的弊端,令本港科創難以發展。「有光纖之父還要有光纖產業,香港才能永續發展。」而且土地帶來的地產價值已愈來愈有限,「樓價已很高了,要靠地產再發財不易」,因此香港要避免產業空心化,就要真正建立一個比較前期、且在全球都有影響力的產業,例如創科。

鄭進一步指出,「沒有落後的產業,只有落後的產品。產業可以不斷用新科技、新生產方式來更新」,例如香港漁業被視為式微行業,不過近年引入「網箱養殖」技術,漁護署也率先在東龍洲設立海產養殖示範場,國家「十四五」規劃亦提到支持香港漁民在內地發展深海網箱養殖,當漁農業在科技下得到新發展,「更多像河套的土地就可以騰出來發展科創」。

籲港把握RCEP做內地東南亞橋樑

回歸25年,也正值新一屆特區政府上台,鄭天祥表示,新特首有責任把香港穩定下來,但香港不應該成為一個過分強調政治的城市,應竭力以經濟民生為主,但說要完全融入大灣區則有片面性。「融入灣區是機遇,但同時也要發揮自身優勢,香港的優勢在於向外,抓住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做內地和東南亞經貿聯繫的門戶。」

在鄭天祥眼中,政府機構、產業結構,內地和香港關係,是回歸25年來幾個大變化,而粵港兩地要更好地建立平等互利、互相支持關係,「不要互相看不起。不僅僅是香港過去看不起內地人,現在有一部分內地人看不起香港也是有問題的」。他亦強調未來建設灣區不要搞競爭,「可能這個產業以你為首,另一個產業以我為首,但是整個產業鏈互相協作,放下獨大心態,才能共建共贏」。

更多港聞
【明報專訊】今日是香港回歸25周年,也是明報廣州站開站一周年。 記得去年初老總提出設廣州站,專門採訪大灣區新聞。當時最大難題是久未通關... 詳情
尊子漫畫
【明報專訊】(請看附圖) 詳情
【Emily】容海恩梁熙直播講閉環生活 呻慶典辦「甩轆」 累黨友無得去活動
【明報專訊】大部分立法會議員噚日入住「閉環」酒店,預備出席七一慶回歸活動,其中新民黨容海恩(Eunice)同民建聯梁熙就鐪acebook連... 詳情
【明報專訊】踏入七一政府換屆,在任行政會議15年鼣秩憤麧@日鐪acebook發帖,宣布正式離任由2017年7月起擔任鵀瘛|召集人一職。陳智... 詳情
【Emily】現任前任大律師公會執委 黃若鋒廖玉玲獲委任區院法官
【明報專訊】司法機構噚日宣布委任兩名大律師黃若鋒和廖玉玲為區域法院法官,分別7月11日、7月29日起生效。兩人曾多次獲委任為高院暫委副司法...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2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