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煮文化:生日做蛋糕
【明報專訊】5月是筆者生日的月份,看到商戶電郵傳來的電子蛋糕,才發覺好一段時間沒吃蛋糕了,無論是為自己慶祝也好,還是幫朋友慶祝也好,疫情期間,下刀分糕,可免則免。在家限聚,親人開罐頭飽魚「加R」了事,無他,矜貴、得體、衛生。一家健康,圍坐言談享饌,其實已是可喜的事。食肆限聚,分桌用餐,遠距合照,心意滿載,喜慶仍在,但生日蛋糕要齊切齊分,最終「忌廉加燭光」變成一閃而過的念頭。
分享紅雞蛋 漸變吃蛋糕
生日不一定要吃蛋糕,記得小時候更多吃紅雞蛋,現在已經不多見這種習俗。自家煮好一籃雞蛋,再逐一用紅紙上色,當時不厭其煩,抹刷填補,畢竟是自己生日,顏色要上好上滿。雞蛋染紅,也染紅了指頭,以前睦鄰關係緊密,會將自家的喜慶分發給鄰居,大家當然會笑納、祝賀。家母會計算同班的師生數量,再多加幾顆,跟我一同拿回幼稚園,分發給其他人,經歷最深的是分享,而不是讓自己成為單一的主角。
後來看到同學吃生日蛋糕,自己也「有樣學樣」,雞蛋慢慢被蛋糕代替,成為記憶中喜慶染紅的一隅。家母曉得做蛋糕,會西式烤焗的,也會中式氣蒸的,乾濕兩樣,吃法不同。前人做蛋糕的方法,跟現在不差太遠,《嘉定縣續志》就有「雞蛋糕」一條,詳細記載了做法,開首提到:「以雞子分濾清黃,以箸戛其清起酵,不過數枚,盈辿p堆雪,以M及黃調入。」「戛」、「芊v二字不常見,「戛」解作敲打,用粵語來思考不難明白,就是「用筷子打發蛋白」。「芊v是「碗」的異體字,在碗中打起的蛋白如雪,是很好的比喻。之後再加入糖和蛋黃調勻,就是現在我們焗蛋糕時所說的「分蛋法」。
分蛋氣蒸 古今相近
《嘉定縣續志》後續所說的資料更具特色,引文如下:「或不入黃,但用白M,尤善。不分清黃,以白酒滓調之起酵亦可,然適口較遜。」不加蛋黃只加糖,即是蛋白蛋糕,原來並不是什麼新鮮事。蛋白、蛋黃不分同打,就是「不分蛋法」,加入酒糟來增加蛋液的氣泡,加強蛋糕的蓬鬆程度,類近現代的「酒糟蛋糕」,我也只知其法,而不知其味。
清代《醒園錄》也有「蒸雞蛋糕法」一條,談到:「每麵一斤配蛋十個、白糖半斤,合作一處,拌勻蓋密放灶上熱處。」材料拌勻後用熱力加速發酵,然後「過一飯時入蒸籠內蒸熟,以筷子插入,不粘為度。」以筷子來測試粉漿的生熟,是一直流傳的廚房智慧,屢試不爽。以上蒸熟的蛋糕,可以「取起候冷定,切片吃」,另外「若要做乾糕,灶上熱後,入鐵爐熨之」,即是將粉漿連器皿,放入炭火燒熱的鐵爐烤熟,就是現代焗爐的原理。現在無論蒸或焗,買機、插電、開爐就可以,方便得多。筆者寫完這篇文章,就去取「芊v「戛」蛋,準備「入爐熨之」,完成後講句「Happy Birthday to me」。
■作者簡介
蕭欣浩
(「蕭博士文化工作室」創辦人、大學講師、作家,曾任法國餐廳廚師。專研語言文字、飲食文學及文化,著有《解構滋味:香港飲食文學與文化研究論集》、《流動香港飲食誌》和《屋h尋味記》。)
文:蕭欣浩
圖:資料圖片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58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