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GBA時政一周:150年歷史 車陂龍舟賽連停3年
【明報專訊】有150餘年歷史的車陂村龍舟賽及龍舟景,今年續因疫情停辦,是這項廣州最有端午節氣氛的活動連續3年無法舉行。
車陂「龍舟景」是車陂村以龍舟為主題、「以龍會友」的端午習俗。根據傳統,農曆五月初三「招景」日,各村村民會帶龍舟拜訪車陂村,探親會友,村中亦會敲鑼鼓、放炮仗迎接。今時今日,車陂村龍舟景還保留包括起龍、採青、賽龍、招應景等環節,以及龍舟飯、龍舟餅、龍舟戲等應節內容;於車陂村河道車陂涌舉行的龍舟賽,更是全市甚至全省最矚目的傳統龍舟賽事,坊間甚至有「未踏車陂龍舟地,莫提睇過龍舟景」之說。
就在早前,廣州市申報的「端午節(車陂龍舟景)」列入第八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詳見另稿)。
飲茶廣式臘味列廣東非遺
廣東省日前公布第八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包括43個項目,前七批的項目中則有72個內容擴展。廣州市申報的12個項目列入非遺名錄,包括港人日常活動飲茶,此後「歎一盅兩件」亦可說是非遺文化活動。
廣府飲茶習俗之所以納入非遺,除了因習俗遍見於珠三角、港澳以至海外華人文化區,亦因涵蓋問位點茶、斟茶禮節、行叩茶禮、揭蓋續水、點心紙蓋印等細節。今次列入名錄的還有廣州客家山歌、從化水族舞、廣式臘味製作技藝、針灸、車陂龍舟景等,令廣州市的省級非遺項目達95個,繼續維持全省首位。
東莞港澳子弟校揭牌 兩成港生
東莞暨大港澳子弟學校日前揭牌,意味繼廣州暨大港澳子弟學校後,全國第二間港澳子弟學校啟用,學校將於今年9月開學,提供840多個學位,首屆招生約450人。
東莞暨大港澳子弟學校由暨南大學、香港維港教育集團及東莞伊頓教育集團聯手創辦,是廣州暨大港澳子弟學校的姊妹學校,辦學範圍涵蓋學前教育、小學、初中、高中,學校課程以香港課程為核心。東莞暨大港澳子弟學校理事長董旭原表示,首屆有近20%學生自香港轉校而來,因香港本地學校在疫情大部分時間只辦網課,不少家長希望孩子盡快回到課堂。
橫琴料年內變澳門貨免稅島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經濟發展局代理局長李子蔚早前表示,橫琴「一線」橫琴口岸二期和「二線」通道海關監管作業場所整體工程進展順利,預計改劃關稅區工作年內可完成。
去年9月國務院印發的橫琴方案提出,橫琴要實施貨物「一線放開、二線管住」。一線即橫琴島與澳門之間的口岸範圍;二線指橫琴島與內地地區的邊界,換句話說,總面積106平方公里的橫琴島,日後將變成一線與二線之間的「特殊區域」,基本上與澳門屬同一關稅區,內地貨物進入橫琴視為出口澳門,可享出口退稅,而澳門本地貨物大多數可免稅自由進出橫琴。
由於安排僅針對貨物,內地人出入橫琴不視為出境,市民可在橫琴直接買到澳門免稅產品,令橫琴變相成為免稅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