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餌密封難誘食 食環治鼠揭三弊 申訴署調查 鼠患指數未全面 街市檔積垃圾未嚴懲
【明報專訊】本港多區受鼠患困擾多年,申訴專員公署昨公布主動調查報告,發現食環署2016至2020年公布的「整體鼠患指數」均處於5%以下,屬較低水平,未能反映現狀;亦有前線人員錯用鼠餌,包括沒於包裝袋打孔以散發氣味誘鼠進食,以及未有對堆積垃圾的街市檔販嚴厲執法等。有蟲鼠專家表示,食環署承辦商吊掛裝有鼠藥的膠袋,未能有效吸引老鼠進食,應擺放「鼠餌站」;並稱食環署以「價低者得」方式招標,承辦商一般只會滿足食環署指引,而非考慮實際環境滅鼠。
指食環邊調查邊滅鼠 影響準確度
倡制訂「綜合鼠患指數」
申訴專員公署表示,食環署每半年在全港50個監察地點做鼠患指數調查,2016至2020年整體鼠患指數介乎3.4%至4.2%,處於較低水平。但公署發現上述年度鼠患投訴和滅鼠數字均有上升趨勢,媒體亦時有報道不同地區鼠患,公署亦接獲不少反映地區及特定地點鼠患的意見,顯示食環署調查方法有限制,指數未必反映實G。公署更發現有人員在調查期間的監察範圍內滅鼠,影響調查準確度,且調查半年一次,數據亦滯後。
合約加要求包裝上打孔
承辦商人員稱老鼠會扯開膠袋
放置有毒鼠餌是滅鼠重要手段,但公署發現,部分人員未能正確使用有毒鼠餌,例如未有在鼠餌的包裝袋上打小孔,以散發氣味吸引老鼠進食;有承辦商人員稱老鼠會自行扯開包裝袋進食鼠餌,顯示其對使用鼠餌的理解嚴重不足,直接影響施放鼠餌成效。公署補充,食環署2020年4月起已陸續在新合約要求須於毒餌包裝上打孔,違者視作嚴重失責。
公眾街市及後巷的衛生情G亦與鼠患有密切關係。公署去年巡視個別街市,發現收市後有攤檔外堆積垃圾,亦有海鮮攤檔外溝渠旁佈滿垃圾及海鮮殘渣等,但食環署只向違規租戶口頭警告,質疑執管工作成效不足。
公署提出多項建議,包括建議食環署檢視調查方法,研究加入其他有助評估鼠患嚴重程度的因素,制訂「綜合鼠患指數」,並考慮增加每年調查次數,提升時效性,以及加強相關人員培訓。
街市欠衛生 食環:已加強巡查執法
對於街市及後巷衛生,公署建議透過密集式突擊巡查及嚴格執行租約條款,積極研究加強執法,促使街市商販妥善清理其攤檔及附近範圍,並可考慮引入檢討機制,以「風險為本」原則,揀選要提升潔淨程度及加強防治鼠患工作的街市名單。
食環署歡迎申訴專員就防治鼠患提出建議,會探討制訂「綜合鼠患指數」的可行性。署方表示,去年起已加強對街市租戶巡查及執法,在去年及今年首4個月就攤檔潔淨情G,分別發出57及39宗口頭警告。
招標價低者得 中標公司非因地制宜
香港蟲害控制從業員協會會長梁廣源表示,食環署沒規定鼠餌膠袋打孔的數量和大小,他亦質疑署方目前吊掛鼠餌膠袋做法的效用,因香港市區食物多,老鼠喜歡攬茩鼓哄A扯破膠袋散落一地便不會吃,「擺1000包都不食,埃塞俄比亞的老鼠才理你」。他建議擺放「鼠餌站」盒子,兩端各有一洞,防潮兼可散發氣味,老鼠愛鑽入食餌。
香港蟲害管理學會主席陳澤森則表示,食環署招標「價低者得」,中標公司財力和人力雄厚,但只跟食環署標準放置鼠餌,而非因應鼠患和現場環境制訂滅鼠方案。
關注鼠患多年的西九新動力立法會議員梁文廣表示,過去處理社區投訴時,已留意到鼠患指數不準,建議除加入社區投訴外,亦可加入例如老鼠糞便等老鼠活動痕[,有助提前防治鼠患。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