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point大全:「居家安老」利與弊
【明報專訊】政府的安老服務以「居家安老」和「持續照顧」為基本原則,目標是協助長者留在社區中安享晚年。香港安老服務協會主席陳志育表示,居家安老不止留在家中養老,還包括社區生活,並顧及長者全人需要。陳認為,若社區照顧及支援配套完善,可延遲及減少使用安老院舍,更有效地分配公共資源。
●題目:
解釋及說明長者居家安老的利弊。
●爆point參考
◆ 利
減輕經濟負擔
本港安老院舍可分為津助安老院、合約院舍、非牟利自負盈虧安老院及私營安老院,津助安老院收費最低,每月約1600至2000元。據社會福利署數據,截至2021年1月,津助及合約院舍護理安老宿位平均輪候時間約3.4年;私營安老院舍每月收費為4000至過萬元不等。長者於家居安老,除可於熟悉的環境生活,亦能減輕長者和照顧者的經濟負擔。
維持社交關係
居家安老可讓長者在熟悉的環境下安老,既能培養及加強訓練自理能力,亦能保持現有的社區聯繫。樂齡科技發展下,有更多方便長者居家安老的設備,如護理H、監控系統等,長者可在家中更舒適地生活,閒時亦能參與社區活動,有助擴闊他們的社交圈子,增加與他人聯繫,避免長者與家人、朋友或其他人缺乏接觸,產生孤獨感,甚至形成社交孤立,對長者的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部分院舍管理不佳
本港近年不時揭發有安老院舍不人道對待入住長者,如2015年5月有安老院被揭發於露天平台替全裸或半裸長者洗澡,侵犯長者私隱。此外,部分安老院因人手不足以照顧眾多長者,為防止長者傷害自己或方便照顧而為長者穿著約束衣,嚴重降低長者的活動能力。居家安老則可以避免以上問題,妥善的日間護理及社區照顧服務亦有利讓長者在家中和社區安心養老。
◆ 弊
難以改裝家居
本港的房屋空間狹窄,亦較少因應長者的生活需要而設計的家居,較難放置居家安老所需設備,如升降H、可調校高度的洗手盆、加設扶手等。由於長者容易出現身體退化或行動不便,居家安老時如沒有合適的環境或設備,很可能釀成家居意外。
照顧者負擔重
缺乏自理能力的長者若居家安老,通常由家人、外傭或聘請護理員照顧。不過,照顧體弱長者對照顧者的身心負擔很大。新冠疫情下不少社區醫療及託管服務暫停,有照顧者需長時間困在家中獨力照顧長者,心理壓力沉重。此外,部分照顧者缺乏照顧長者經驗,不懂得照顧技巧或護理知識,或未能為長者提供合適飲食、衣服等,可能造成疏忽照顧。
社區支援不足
居家安老必須配合完善的社區醫療及支援服務,才能照顧長者的身心需要。現時長者社區支援服務不足,社區照顧服務名額亦有限,未能滿足長者需要,可能使居家安老的長者缺乏醫療支援。據立法會資料,2020/21年「綜合家居照顧服務(體弱個案)」及「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名額有11,865個,有4243人輪候,平均輪候時間為9個月。相反,部分安老院舍設護理團隊,包括註冊護士、物理治療師、註冊社工、護理員等,較能照顧長者的護理和醫療需要。
文:曾卓盈
(本刊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通通識 第75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