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看文史:喪(song1) 葬(zong3)
【明報專訊】疫情下死傷枕藉,連殮房也不夠空間,殯儀業說大多遺體於出殯時腐爛得無法穿衣化妝。理應不再迷信的現在,殮葬風光與否已經不再與積福繫連而不應太介懷?但中國人理解的殮葬,本來就有蚑ぞ曭熒N義。
善終
現在喪儀通常壓縮在一兩天,古代從始死到下葬不下十數程序,單是完禮就要數個月,更不用說還要守孝三年,為官者丁憂時還要辭職。如此繁複以至慣於追求盛大,在於講求「善終」:道德上厚生厚死才是君子之道(《荀子.禮論》),推而廣之就是傳統喪葬核心精神「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更現實的自是早在商代甲骨文已能找到大量痕[的祖神崇拜,民間相信厚祭祖先可獲庇祐,以至源於遠古的祭肉、南朝的紙錢、宋的紙紮至今仍是常見祭品,亦反映中國宗教重視實利的傾向。只是到了現代,宗教作用被視為迷信,新儒家便強調慎終追遠的意義以挽救文化傳承。
哭禮
內地商家因應疫情推出代掃墓「代哭」服務,成為熱話——說奇也不算奇,台灣一直有專人扮演「孝女白琴」送殯代哭的傳統,舊時中國農村也有聘請「哭喪女」的習俗。古代喪禮有「卒哭」之禮,原意是怕喪主過度哀傷而設禮節喪(《禮記.樂記》:「衰麻、哭泣,所以節喪紀也」),周代已會由官方派人代哭以免喪主勞疾(《周禮.挈壺氏》)。但從《禮記》的〈曲禮〉、〈檀弓〉所見,卒哭禮節極多,漸成一種對子孫的強制,當風光大葬成為後世喪葬的基本,宋代已出現聘請哭婦以壯聲勢之俗(《麈史.風俗》),早已背離孔子「喪與其易也寧戚」的教誨。
土火
現時殮葬量看的是火化處理量,但火化成為主流實際只是缺乏土地的妥協。傳統以「入土為安」為首選,認為保存好遺體才能安定先人靈魂以獲庇祐,貴族的墓常伴以大量玉製品,也是源於「金玉在九竅,則死人為之不朽」(《抱朴子.對俗》)。火葬則被視為蠻俗(早見於《墨子.節葬》),多集中於樂得擺脫形骸的佛門中人。理想如此,實則貧戶缺錢、都市缺地,宋代起不少百姓只能從簡火葬(《宋史.凶禮四》),以至宋、明、清明令禁止火葬亦禁之不絕。到頭來現在的喪葬難題只是古代的延伸——只不過不止土葬,連火化後的骨灰也沒有安放位置了。
■葉雨舟:書呆子一名,喜歡反思中日韓歷史文化的種種,希望東方社會能重拾對東方文化的認識。
文:葉雨舟
圖:資料圖片
(本刊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57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