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中」:唔使問阿貴 誰是阿貴?
【明報專訊】你可有聽過「唔使問阿貴」這句廣東俗諺?通常對於顯而易見、明顯不過的事情,就會說:「唔使問阿貴都知啦!」但等等,究竟阿貴是誰?
「阿貴」難道是「萬事通」,大家有事都會找他查詢?關於這個「阿貴」,歷來有幾個說法,眾說紛紜呢!
˙說法1
「阿貴」來自「流行曲」《問阿桂》?
你愛聽粵語流行曲嗎?流行曲是反覆多聽數遍就能琅琅上口的歌曲,也是時代產物,不過從前的演唱方式、音樂表達都和現在不同。名為「粵謳(粵音歐)」的流行曲,於清朝在廣東地區盛行,原本歌詞粗俗,經由文人改動,成為夾雜文雅及鄙俗的雅俗共賞歌詞。據說「唔使問阿貴」俗諺的由來,便是源自粵謳《問阿桂》。這個「阿桂」是指清朝時一個壞事做盡的人,名李世桂,由於他幹盡所有壞事,當有人問是誰幹了壞事,大家都回答:「不用問都知道是阿桂」,《問阿桂》一曲就是取材自這個故事,因此「唔使問阿桂」一句便流傳了下來。
■知多點
流行
「流行」指一段特定時期盛行的人事物,流行曲指當時盛行的樂曲,從前有流行曲稱「粵謳」,不過現在已難以聽到了。
■小趣聞:
港督也愛聽粵謳
不少人愛聽流行曲,連港督也愛!香港殖民地時期的第17任港督金文泰(Cecil Clementi),便是粵謳的「粉絲」,他任港督前已是香港的官員,來港一年便學會廣東話,並喜歡上粵謳, 他更將一些粵謳翻譯為英文書Cantonese Love-Songs《嶺南情歌》,於1904年出版(圖二)。
■想一想
你認為俗語等於粗俗嗎?兩者有什麼差異?
˙說法2
「阿貴」是少數民族的年輕人?
漢族是中國最主要的民族,此外,還有不少的民族在中國生活,總共56個民族!「唔使問阿貴」的來源說法之一,便與少數民族有關。「阿貴」是瑤族對未婚年輕男子的稱呼,由於瑤族人居於山上,因此常被城市人誤以為他們沒有學識、有很多事情都不懂得,所以遇上疑難時,根本就不用問他們,因為他們一定不懂得回答。這個「唔使問阿貴」的誤解流傳至今,演變成在顯而易見的事情上,根本毋須詢問別人的意思。
有一句話「無山不成瑤」,就點出瑤族人愛居於山上的特點,他們可謂「山上的民族」!瑤族人不止生活在中國,有很多生活於越南、泰國、老撾等東南亞國家。
■知多點
我們是什麼族?
中國有約九成人口是漢族,漢族也是香港的主要民族。要注意,少數民族並不是世界上的少數人口,而是在特定的地區內,主要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中國除了漢族外,以壯族人口最多,瑤族人口也達100萬以上呢!
■想一想
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不同民族在生活上的特性和差異?
˙說法3
「阿貴」辦事不力?
又有個廣為流傳的說法,指這個「阿貴」其實是一個辦事不力的官員,名柏貴。柏貴是清朝時期的廣東巡撫,雖然擁有在廣東地區施政的能力,可是他並不勤奮,別人問他意見,或怎麼做的時候,他都以各種理由推諉,後來大家都不再問他意見了,遇上有事情需要處理,人們便直接詢問當時的兩廣總督,柏貴的下屬葉名琛。第二次鴉片戰爭時,葉名琛被英法聯軍俘虜,廣州城由柏貴和英法聯軍共同管治。不過大家都認為柏貴只是傀儡,沒有實際的能力和作為。後來漸漸流傳「唔使問阿貴」的說法,反正問了阿貴,他也沒辦法做任何事的意思。
■知多點
第二次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又稱英法聯軍之役或亞羅號戰爭,導火線是由廣州政府扣押一艘中國人擁有、在香港註冊的船「亞羅號」引起,有指當時船上的英國國旗被牷A英國政府指這屬侮辱行為而引起戰事。這場戰爭最終以1860年簽訂《北京條約》作結,在條約中,中國割讓了香港的九龍半島。
■想一想
你想成為說法3的「阿貴」嗎?為什麼?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生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智叻中文Smarties' 第49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