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研究社:劃界定義維持至今 文物價值媲美維城界石
【明報專訊】香港全境保留了不少昔日殖民地時期的界石,例如有逾百年歷史的維多利亞城界石、分隔港深兩地的中英界石、詳列座標的大嶼山海界碑、甚至舊區樓宇牆角的地段界石等,各有不同歷史背景及重要文物價值。香港歷史研究社認為,新發現的新九龍界石的文物價值,在於用作標示新九龍範圍,將其往後的發展及規劃與界限街以南看齊,乃香港開埠發展史的重要見證物,文物價值足以媲美維多利亞城界石。
近年民間保育組織致力翻查文獻,令各種見證香港發展史的界石重現,去年12月就有3塊維多利亞城界石在一周內相繼被發現,界石均刻有「CITY BOUNDARY 1903」字樣,顯示由1903年豎立至今。已發現的維城界石至今共10塊。
修例改界 刻字為記
至於日前發現的新九龍界石,其中一面亦刻有與年份有關的字樣「ORDINANCE No 26 OF 1937」,香港歷史研究所翻查資料,即是當年立法局通過修例,修訂「新九龍」的定義,而該次修訂一直維持至今;而「新九龍」最原始的定義,相信是港府1900年10月27日刊憲所示:「凡屬九龍山脊南方東至鯉魚門角西至荔枝角之西馬頭為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