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漫長封控勢拖累經濟影響民生
港專家:未汲港教訓 建議允居家隔離
時間回到一個多月前的3月14日,這天深圳宣布「封城」7日,當時深圳新增39宗本土確診和21宗無徵狀感染,而上海是9宗本土確診和130宗無徵狀感染。一個多月後,深圳早已解封,曾表示「不能封城」的上海卻仍處於封控狀態下。已禁足逾40日的同濟大學教授對本報說,雖然她不想封城,但現在看來上海也應像當初深圳那樣。也有香港專家說,上海未及時改變防疫策略,慨嘆「沒有汲取香港的教訓」。在現時動態清零政策下,封城帶來的不僅是經濟不能承受之痛,也是民眾難以忍受之痛。
不願具名的H教授住在浦東北蔡鎮的南面,她那幢樓封過兩次,第一次是因為傳出有次密切接觸者,但48小時後就解封了,第二次由3月9日開始。就是從那天起,她開始了漫長的隔離生涯。其實最初被封,還沒到足不出戶的地步,居民仍可在小區內活動,「這個階段,鄰里關係也好了起來,不僅和鄰居認識了,還認識了好多貓貓狗狗」。
外出會遭無人機警告 學者:心情鬱悶
真正足不出戶的那天,就是3月28日浦東封控的時候。當時她和鄰里並沒當一回事,以為在樓下走走還是可以的,但當局無人機一發現有人在戶外就會發出警告,她才知道這回是「認真的」。「其實之前兩天我已嗅到那種緊張氣氛了,因為叫外賣和收快遞已經不順暢,也開始訂不到菜了。」
H教授稱,長時間的封控,讓她心情鬱悶,也無法想像上海這樣的國際大都會,說停就停了下來。其實在深圳「封城」後,上海一直「拒封」。3月25日,深圳解封後第4天,上海市防疫專家張文宏在記者會表示,「就上海來講,我們堅持走的防控策略使傳播指數級的上升被打斷,我們採取的不是封城策略,我們不斷在做滾動篩查」。
翌日上海又開記者會,換上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吳凡出來講為什麼不封城。她指出,網上有人建議下決心封3、5天或一周,不行嗎?「確實不行,因為上海這個城市承載了不僅僅是上海人民自己的上海,還在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當中承載重要功能,甚至於對全球經濟都有影響」。她又稱,如果這個城市停下來,東海就會多出很多漂在海上的國際貨輪,會影響整個國家的經濟和全球經濟。
上海2021年GDP以4.32萬億人民幣居全國第一,在全球排第四。此前,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教授宋錚與幾名學者聯合分析武漢疫情結束後,中國內地16次封城對經濟的影響,由於時間較早,未包括深圳和上海。不過研究指出,如果北京或上海這樣的特大城市封城兩周,對當月全國GDP影響大致在兩個百分點左右(根據去年數據測算,約為1900億元人民幣),其中約有7%來自當地封城對其他城市造成的間接經濟損失。內地獨立經濟學家鞏勝利也推算,上海封城一日損失是100億人民幣,表示「代價高昂」。經濟學者郎咸平4月11日在微博發文,「呼籲政府盡快恢復國際都會的經濟活動,否則上海經濟將螺旋式下滑」。同日他還提到母親因等不到核酸結果無法就醫而離世,自己也因封控未能見母親最後一面。
專家質疑太遲封城 檢測禁足「如廢武功」
上海抗疫曾以精準著稱,並因此成為內地「模範生」,吳凡要求「全部上海市民應該有這樣的大局觀」時,也強調「上海城市的精神和特質是認真、仔細」。這種認真和仔細,的確曾讓內地省份「嘆為觀止」,因為可以精準到只封控靜安區愚園路一家奶茶店。但在3月1日普陀區爆出老年舞蹈隊群組和3月10日爆出華亭賓館群組後,情況惡化,有從事衛生管理研究的人在網上說,華亭賓館人員在毫無察覺的情況下,上班的上班、乘地鐵的乘地鐵,疫情就此傳播。
直到3月28日上海分江「封城」驗核酸。港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教授金冬雁對本報稱,當時可能已經太遲,慨嘆如今上海付出很大代價下封城,是沒有汲取香港教訓。「(香港當時)核酸檢測3到5天仍出不了結果,人都已經好返;上海現在就是重複這個問題,當時香港馬死落地行,不能抗拒現實;上海就硬來採核酸,還由其他省市醫生來幫忙。」金冬雁表示,「(上海)出了很多力做全民檢測,就是不適當時候檢測、禁足,等同廢了武功。還有,核酸檢測過程中有可能傳播,例如透過衣服,或者張口等都是高風險」。
香港醫管局前行政總裁梁蠸撱{為,香港的教訓,就是不能將所有人都放在隔離設施,上海卻走同一條路。他建議上海將無徵狀個案在家隔離,「好過全部(感染)人都去隔離」。
H教授也稱,不知是否上海錯失了兩次阻斷疫情的機會,還是因為「圍堵」,例如全民驗核酸而增加了感染風險,加劇疫情,「希望經過這場疫情這個國家會有所改變」。
明報記者 林勵、林迎、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