殯儀業:家屬見法醫認屍流程仍滯後
【明報專訊】第五波新冠疫情下,公立醫院殮房及衛生署的公眾殮房空間一度不足,醫管局及衛生署均設置冷藏貨櫃以暫時安放遺體。香港生死學協會創會會長、「一切從簡殯儀社企」負責人伍桂麟昨在港台《千禧年代》提到,雖然醫管局及食環署增加人手辦理離世者的處理流程,惟香港法醫人數少,令遺屬到公眾殮房與法醫會面、辨認遺體等流程仍有滯後。
指放凍櫃遺容較易變
或「二次傷害」遺屬
伍桂麟指,部分個案入院不足24小時便離世,或者在家過世,有關家屬需經警方預約與法醫會面,討論遺體是否需解剖或申請豁免解剖。由於法醫數量不能一下子增加,故流程上仍有滯後。他表示公立醫院殮房保存的遺體,放3星期面容變化仍未很明顯,但放在公眾殮房的,兩星期已看到變化,凍櫃的遺體更是一星期便可能有變。伍說,如因程序滯後導致遺體出現變化,對死者家屬或造成「二次傷害」。
衛署:已增聘醫生加快處理
衛生署回覆查詢表示,從上月底至昨日,衛生署法醫服務工作的醫生人數從17名增至超過30名,包括重聘已退休的法醫科醫生和聘請病理科醫生作兼職醫生,以及透過內部調任具法醫科經驗的醫生等,以加快處理個案。現時公眾殮房每天可辨認遺體的數目亦已增至每日約100宗;富山殮房附近的遺體儲存設施面,每日辨認遺體數目也從每日數十個,增加至3月28日起每日200個。
衛生署補充,遺體儲存設施的61個冷凍櫃,署方亦已作適當遺體放置安排,包括控制溫度於約4℃及作合適分隔。
(新冠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