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點對點:如何吸引港澳青年赴粵發展?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廣東省2022年1月7日公布《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書記陳敏表示,在十四五期間推動港澳青年就業創業上,將重點推進就業通、社保通、人才通及治理通。
就業方面,2021年廣東省向港澳應屆畢業生提供逾9000個職位,未來將展開專項招聘,吸引更多港澳青年到粵就業,其次將支持實施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及建設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社會保險(社保)方面,將探索建立社保服務跨境協作機制、加快社保卡跨境應用和境內外融合服務等。人才方面,將逐步放寬港澳專業人才的執業限制等。治理方面,當局亦將研究建立跨境勞工糾紛解決機制、研究建立粵港澳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協作機制、展開粵港澳薪酬比較研究、建設大灣區勞動爭議聯合調解中心等。
粵支援港澳青年創業就業措施
1.創業
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是大灣區城市支持港人創業的重要機構,既有政府主導,亦有民間組織推動。以廣州為例,目前便有逾40個創業基地,當中包括2017年於天河區成立、屬非牟利民間組織的天河港澳青年之家,為有意到天河區創業的港澳青年提供公司註冊、辦公選址等支援。
天河港澳青年之家總部提供可上facebook、YouTube等境外網站的免費Wi-Fi,會議室、展覽廳,以及咖啡廳、遊戲室等消閒地方;青年之家亦會定期舉行不同類型的講座、培訓、營商心得分享、商務配對等活動。青年之家營運模式類似共享辦公室,惟屬非牟利,其服務綜合收費為每個辦公座位每月約1200元(人民幣,下同),已包括租金及家具、管理費、水電費、郵寄服務、每月可用3至6小時的免費會議室,以及上述設施配套等。青年之家至今已培訓超過200間港澳企業,其中8間估值超過1億元。
2.資歷認可
為促進人力資源流動,粵澳兩地2021年11月於粵澳勞動及社會保障相關事務合作專責小組會議上簽署「一試多證」培養評價合作協議,即通過一次考試可獲多個認證,便利港澳人才在大灣區內地城巿執業。
另一方面,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評審局)2021年12月28日表示,正與廣東省教育廳及廣東開放大學合作,研究兩地資歷框架互通。資歷架構秘書處總經理黎英偉表示,評審局曾與廣東省在餐飲及物業管理行業作對比研究,發現兩地行業運作有共通點,亦有不同側重之處,期望2022年內可以有一至兩個行業作為互通試點。
3.生活支援
珠海2021年11月發布《便利港澳居民在珠海發展60項措施》,其中第一部分「居住生活」包括便利港澳居民辦理居住證、購車、自住置業及青年申請公共租賃房屋等。
退休保障方面,以往香港年輕人在大灣區工作未能參加內地社會保險計劃。中銀香港2021年推出,符合條件的香港居民可在中銀香港指定網點提交社保登記申請表,中銀代為收件後會移交資料至中銀深圳,再由中銀深圳轉交深圳市社保局,成功參保並繳費的香港居民可依法享受與內地居民同等的社會保險待遇。
4.語言培訓
國務院辦公廳2021年11月發布《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語言文字工作的意見》,包括支持和服務港澳地區開展普通話教育,合作開展普通話水平測試,提高港澳地區普通話應用水平;加強與港澳台地區青少年語言文化交流,組織開展中華經典誦讀展演、語言文化研修等活動;加強與港澳台地區在科技術語、中文信息技術、語言文字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等方面交流合作。
.主要相關課題:國家的發展與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知識增益
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會
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會於2019年9月成立,為公共慈善機構,對象是中學生、大學生及在職青年等。基金主席黃永光表示基金會籌得1億元資金,已撥款投入約60個主辦及資助項目,以教育和培訓為主導方向,幫助香港年輕人在多元範疇提升技能,受惠者約1萬人次,項目包括舉辦交流團或分享講座,先讓青年了解大灣區的發展情况、提供大灣區內地城市企業實習機會,讓青年體驗內地職場文化。
此外,基金會2021年7月與中銀香港、廣東、香港及澳門青聯共同推出綜合「大灣區青年卡」,在廣東省有熱線緊急支援、心理輔導及法律援助之外,在內地及澳門消費亦享有現金回贈。
●模擬試題
(1) 指出一項近年香港政府推行鼓勵香港青年到大灣區就業的措施。(1分)
(2) 說明港粵兩地政府提出的就業措施,對推動香港青年到大灣區發展的重要。 (2分)
(3) 在推動香港青年到大灣區發展,各持份者可擔任什麼角色?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 (6分)
(本刊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智學公民 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