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灣區三年」專題:灣區「軟聯通」成形 基建掉隊
【明報專訊】2019年2月18日,國務院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為香港、澳門及廣東省9個城市(簡稱9+2),從人文、經濟、生活、基建、制度等多方面的深度融合勾勒藍圖。雖然其間香港經歷了社會運動與疫情,但過去3年9+2城市在多個領域上的互聯互通仍然有序推進,適值本周五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3周年,本版今日起一連5日,就大灣區過去3年的發展,回顧與展望教育、醫療、金融與專業服務4方面,敬請留意。
國務院頒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至今已3年,經歷香港社會運動、疫情封關,這3年灣區從政策開放、基建聯通、產業合作到文化交流上雖有進展,但仍有很多「灣區未通」(見表),如何讓未通的打通、已通的進一步擴充,曾提出大灣區規劃設想雛形的資深港澳問題專家、廣東民間智庫亞太創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鄭天祥表示,綱要已有好的頂層設計,「問題是可能做頂層設計的人對港澳不夠熟悉」,地方亦需要更細緻的規劃推動政策落地。中山大學穗港澳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張光南則認為,過去3年大灣區在產業融合、區域合作已形成規模,但基建聯通有待繼續加強。
明報記者 劉曉宇 林迎
鄭天祥認為,綱要已有好的頂層設計,目前要解決的是如何更好落地。「這需要港澳和內地9市根據自身特點、優勢和短板,並配合國家頂層設計來落實。但問題是可能做頂層設計的人很多沒有去過港澳,或者去的時間短,對港澳不夠熟悉」,而地方政府亦要對灣區整體和其他城市足夠了解,才能共商共建共贏。
頂層或不夠熟港澳 地方互相了解要更多
早在1983年開始做港澳區域研究,先後參與過廣東和香港政府的規劃諮詢工作的鄭天祥,是廣東較早一批粵港澳問題研究者,他認為像大灣區這樣「大規模的合作開發應該是交通行先」,如香港西部要有連接內地的軌道交通促進發展。不過動輒百億的建設成本高昂,故地方政府應在有更細緻研究的基礎上一起討論。去年施政報告提出興建連接洪水橋至前海的港深西部鐵路,以及將北環線伸延接入新皇崗口岸,與鄭所指的交通行先不謀而合。
需打破行政界線 港不應只重與深圳合作
鄭天祥主張,地方除了需要更細緻的研究規劃,亦要打破行政界線,以利益互融推動統籌整個區域發展。例如香港不能只茩咿M深圳合作,這樣的城市群體量偏小,大可以「香港+深圳+廣州+一群製造業城市」去做,再按照不同城市的特點分開幾部分推進。此外鄭也認為,大灣區城市之間不能過於強調與臨近區域的合作,儘管臨近區域交通成本低,但互補性未必足夠,「不應以地理空間區隔城市群,比如廣州既是省會城市又是國家中心城市,除了與佛山、肇慶,亦可同東莞、惠州合作」。
簡化審批互認資格 人才流通成效彰
綱要出台3年,張光南認為,在簡化審批程序和推動資格互認,促進人才流通方面成果較顯著,惟基礎設施聯通有待繼續加強,如南沙作為廣州城市副中心的建設要進一步加快,以扶持南沙新區在粵港澳合作和現代服務業發展等。
張光南續稱,大灣區的產業融合及區域合作已形成規模,香港和內地9市的產業共建亦已展開,可實現以內地製造能力彌補港澳「工業空心化」,同時以港澳服務業能力反哺內地。他以佛山探索與香港深度融合為例,「香港以外貿、金融創投、科研服務等助力佛山的智能製造、產品出口,乃至城市治理,現在已經達成了離岸貿易合作、共建倫敦珠寶名鎮、千燈湖創投小鎮等項目」。
展望下一個3年,張光南相信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水平將進一步提升,因大灣區作為一個有機融合的整體,較之以前相對獨立的粵港澳三地,交流成本必然大大降低,這也有助產生更多的科技創新。
踏「2年對接」期 深層次問題開始浮面
無可否認,大灣區規劃公布的這三年,面對包括中美貿易戰、香港社會運動、疫情等,或多或少影響灣區建設進程。但有長期參與制訂粵港澳合作方案、不願具名的學者表示,大灣區建設若過度政治化實際上沒有意義,首先要將經濟和政治分開。他認為大灣區有自己的時間進程安排,外部的干擾力不會對其推進和發展起到根本性阻礙,因大灣區理論自2018年正式形成後,已明確「3年打基礎,2年搞對接,5年謀發展」,目前才剛剛進入「2年搞對接」階段,中央去年公布《前海方案》及《橫琴方案》,正是融合走到新階段的標誌。
該學者提醒,三地發展空間打開後,因「實踐已經走到理論的前面」,一些制度、法律上的深層次問題可能開始浮現,已在解決的如專業資格認定、公共服務分享等(詳見未來幾日專題)。而尚未討論到的,如以後澳門博彩業在橫琴會否出現灰色空間,如俗稱「疊碼仔」的中介人「若跑到橫琴拉客,政府該不該管?」營商環境又如何進一步在制度上對接,都是要考慮的問題。
該學者提醒,大灣區現階段的產業發展、創新能力等確與世界知名灣區如矽谷、東京灣仍存距離,可以借鑑學習但要避免「拿來主義」,因各自制度體制不同。「更多的還是需要香港、澳門、廣東三地進行務實的操作創新,通過制度上的取長補短,最後看看是否可以創造出更有意義價值的大灣區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