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點對點:參考答案
【明報專訊】(1) C
(2) 中國內地出生率整體出現下降趨勢。從資料可見,1949年出生率為3.6%,至1963年時增加至最高點的4.36%,增加0.76個百分點。其後出生率反覆,惟大致呈下降趨勢,至2021年下降至最低點的0.75%,較1963年下降3.61個百分點,反映中國出生率整體出現下降趨勢。
(3) 政策因素
部分省市的政策,是導致出生率下降的因素。根據資料,以北京為例,非北京戶籍者須連續5年繳納社會保險才具置業資格,而北京市的幼稚園以順位錄取學生,先招收北京戶籍幼童,再取錄非京籍但父母有房產的幼童,如家長非京籍亦無房產,子女將難以入學,有受訪夫婦稱在置業前都不想生孩子。資料反映戶籍制度對非本地戶籍家庭置業與兒童升學帶來障礙,長遠而言影響夫婦是否選擇生育或推遲生育年齡,是降低出生率的因素之一。
工作因素
工作環境、待遇及工資是影響市民是否選擇生育的因素。根據資料,即使內地各城市陸續增加產假與育兒假等措施鼓勵生育,然而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翠玲指出,鼓勵生育措施的成本由企業承擔,或導致企業在人事任命、招聘時有意迴避育齡女性,亦有受訪市民指出,剛進公司時人事部已表明希望她近3年內不要生育,令她決定延遲生育年齡。此外,不少受訪者或怕申請育兒假後影響前途,以及內地不少工作的工時長,增加在職家長照顧孩子的難度。資料反映工作因素或影響市民選擇是否生育或推遲生育年齡,從而降低當地出生率。
(4) 建議一:政府加強補貼
政府加強經濟方面的補貼,有利提高出生率。根據資料,內地各省市政府推出鼓勵生育的措施,以增加產假為主。然而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翠玲指出,若成本仍由企業承擔,或令育齡女性遭遇職場歧視。中國人口學會會長翟振武稱婦女考慮到生育需要辭職,令日後職業發展受影響,也不願意多生孩子。為解決上述問題,內地政府可考慮在延長產假的同時,為企業提供經濟補貼以補償企業的經營成本,如稅務減免、現金補貼等,助企業配合落實政策。
建議二:增育兒機構
增設育兒機構有利提高出生率。根據資料,中國人口學會會長翟振武指出,內地距離「生育友好」環境還有很大差距,即使是一線城市,0至3歲託兒所亦不足。然而,內地目前盛行朝九晚九,一周6天、「長短周」等工作模式,工時長而不穩定。在職家長難以兼顧工作與照顧小孩,將減低他們生育下一代的意欲。為解決上述問題,內地政府如調撥資源增設育兒機構,將有助減低在職家長難以兼顧照顧小孩的問題,長遠有助解決在職夫婦的顧慮,以增加生育意願。
(本刊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智學公民 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