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樹木 荔枝窩「農林間作」種咖啡豆有成果
【明報專訊】擁有逾400年歷史的客家村落荔枝窩,自2013年推動復耕,並利用當地資源生產醃製食品、手工製品等,建立「荔枝窩製造」品牌。為進一步推動鄉郊可持續發展,負責活化計劃的港大團隊近年試驗「農林間作」,保留農田樹木,種植「耐蔭」植物如咖啡豆及玉薑等農作物,令耕種與生態並存;去年設立食品加工場,為農產品加工,希望將本港的再生農業提升至足以維持當地社區經濟的生產規模,令鄉村經濟可持續發展。
港大團隊:種經濟價值較高作物
荔枝窩是本港最早復耕的新界村落之一,港大團隊最初在荒廢數十年的農地復耕,種植傳統農作物如稻米及蔬菜,後來試驗其他經濟價值較高的農作物,以及研究以生態友善的方式耕種,結合農耕與環境。
港大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高級項目經理戚曉麗說,昔日荔枝窩廣種稻米,故復耕初期亦種植傳統農作物,但發現稻米重金屬含量較高,估計與農地荒廢多年有關,故後來只保留小部分農田種米。而由於荔枝窩的農地荒廢數十年,已長了不少大樹,團隊認為可以試驗外國近年流行的「農林間作」方式耕作,於5年前挑選了咖啡豆為主要農作物。
現有700棵 颱風山竹險令作物全
戚曉麗稱,最初計劃種咖啡豆,身邊不少人「潑冷水」,質疑本地氣候是否適合種植,但她指本地處於「咖啡帶」的亞熱帶地區,相信適合咖啡豆生長,亦可試驗以「農林間作」方式耕種。現時荔枝窩種植了700棵咖啡樹,其他農作物包括冬瓜、薑、白蘿蔔、木瓜等,當中以咖啡豆生長速度最慢,2018年遇上超強颱風山竹,幾乎全軍覆沒;直至去年有數公斤咖啡豆收成,經本地咖啡師作中度烘焙,生產了小量掛耳式咖啡包。
設本地廚房加工農產品 冀建產業鏈
戚曉麗稱若今年天氣理想,至少會有50公斤咖啡豆應市。推動復耕8年,戚曉麗發現不一定要照搬昔日模式,「M家點會有咁多人手開梯田種米?」她認為要復育新界村落,要視乎當時社區環境,才有機會持續發展。
除了咖啡, 港大團隊去年在沙頭角禁區成立「本地廚房」,為荔枝窩生產的農作物加工。
港大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項目經理游慧瑜表示,本地農產品往往缺乏食品加工業支援,只能為農產品基本加工,例如製作醃製食品、薑粉、木瓜乾等;團隊希望透過設立本地廚房建立新的農作物加工模式,進一步將農產品商品化,長遠建立產業鏈,亦有助進一步活化鄉郊社區以推動可持續發展。
經營8年,荔枝窩的活化鄉村計劃獲得肯定,去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頒發新設的「可持續發展特別貢獻獎」。連同荔枝窩活化項目,本港過去20年有21個項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而荔枝窩是當中唯一一個非建築項目獲獎。評審稱該項目「將遺產保育的觀念從往常偏重物質性保護轉為兼顧活態遺產,並展現於各種保育形式之中」。游慧瑜稱荔枝窩沒有一間村屋被列為歷史建築但獲獎,反映保育不應局限於建築物。近年本港曾獲獎項目包括南豐紗廠(2019年)、藍屋建築群(2017年)等。
(城市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