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MiC認可方案 32內地製
【明報專訊】據屋宇署網頁,現獲預先認可的組裝合成建築法清單中,有33個已獲認可組件方案,當中只有俊和發展集團的組件方案於馬來西亞廠房製造,其餘全是內地廠房生產。有工程師預料,日後MiC建築醫院組件要由內地製造,香港負責上游設計、裝嵌、品質控制及管理。
屋宇署清單列明各組件方案的擬定用途及建築物高度,其中俊和在馬來西亞製造的住用組件可建高度最高,可達129.8米,即最多39層,組件方案包括開放式及一房單位。清單內其他獲預先認可的組件方案,建造廠房大部分位於廣東省,如江門、佛山、肇慶、惠州等,也有來自江蘇省、上海的廠房,大部分組件用途是住宅用。
有工程界人士估計,未來本港醫院重建及擴建都可能要用MiC,如瑪嘉烈醫院、瑪麗醫院、聖母醫院及屯門醫院重建項目等,預料有關組件都由內地製,香港負責上游的設計、裝嵌、品質控制及管理。
倪學仁:運輸問題 組件不可太大
資深工程師倪學仁稱,製造MiC組件所需廠房面積大,香港不太可能做到,但在內地製造亦要處理來港的運輸問題。他稱水路最便宜,但由碼頭運送到地盤需預早規劃路線,組件亦不能太大,「可能在路上轉不到彎」,亦要考慮碼頭和地盤是否有空間吊放組件,若組件太大而要「斬件」運到本港,則需花更多時間及工人在現場裝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