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關鍵詞:做忍者,是美德?——談禮讓與忍讓
【明報專訊】「唔緊要」可分為心甘情願的「禮讓」和強迫「忍讓」,分別在於前者是發自內在的禮,尊重別人的善心;後者則是禮教外在的約束。常人比喻「忍」字就是「心字頭上一把刀」,有一把刀架在心上,動輒被砍,只好默不作聲,故作「忍」。把氣往肚子塈],忍久了卻化成怒火的計時炸彈憋在心堙C在忍不住要去廁所時不禁思考:我們為什麼要忍,什麼時候需要讓?
宋襄公之仁 讓敵軍佈陣
諺語「戰場無父子」,意指在戰場上決一勝負,只論輸贏,不講情義,儘管是父子也「無情講」。史上有君主打仗時,也能把「唔緊要」精神發揮到極致,現世看來就是笑話。
「春秋五霸」指春秋時期爭霸中最具代表的五個諸侯,各類史家、學者的看法也不盡相同,高舉仁義大旗的宋襄公被廣泛認為是春秋五霸之一(唐代司馬貞《史記索隱》)。齊桓公死後,宋襄公雄心勃勃,想模仿齊桓公稱霸,他聯合衛、許等國進攻強國楚國的附屬國鄭國,楚救鄭伐宋。宋楚兩軍戰於泓水,當時宋軍已擺好陣勢,楚軍則還在渡河,宋襄公的哥哥子魚提議,敵眾我寡,趁楚軍尚未完全渡河,大舉進攻,楚軍必敗。襄公回答:「不要緊,先讓敵軍完全渡河,穿戴整齊的裝備,佈好陣勢我們才進攻。」結果弱小的宋軍被楚軍擊潰。宋人都責備宋襄公,襄公卻說:「君子不加害受傷的人,不俘虜頭髮斑白的老人。古代用兵的道理,不憑藉險隘的地形阻擊敵人。我雖然是亡國者的後代(按:宋國國君是殷商王族後裔),也不會攻擊沒有排成陣勢的敵人。」泓水之戰後,宋國從此一蹶不振。
包容要有尺度,忍讓也要有限度,無人能夠完美地顧全大局,八面玲瓏,因為你往往忽略自己這一面。宋襄公講求仁義,但對楚軍的讓步,是對宋國人和自己的殘忍,那他算仁義嗎?
孔融讓梨 細讓大定大讓細?
「鄖}恭儉讓」是儒家倡導的五種美德,從小父母、師長都一直教導「讓」,《三字經》琅琅上口的「融四歲,能讓梨」,「孔融讓梨」可說是最常被用作教導小孩「讓」的道理。孔融是孔子二十世孫,也許因為流茪掑l儒家的血統,從小就學會讓。孔融家兄弟七人,融排第六,四歲時,每與諸兄共食梨,孔融挑一個最小的梨子。大人問孔融為什麼拿最小的,他回答:「我年紀最小,應該吃小的梨」, 親戚同鄉對他的表現皆感驚訝。民間流傳的版本還有一小情節,七兄弟中最小的七弟挑了最大的梨子,孔融挑了個最小的。孔融解釋因為身為弟弟,應該把剩下的大梨讓給哥哥,同時自己也是七弟的哥哥,所以也應該讓茈L。
學會禮讓是這個故事的主旨,但孔融一方面指出「細讓大」,眨眼又說「大讓細」,豈不是自打嘴巴?當然可以「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美德作解釋,亦可見讓是不分誰大誰細,而是出於善待別人的心。
你讓三尺我讓三尺 定得寸進尺?
男女約會吃飯應該各自付錢,還是由男方全付?這可是道萬年辯題,正方會說男女還未確認身分,彼此關係該是平等,沒有誰必須請客;反方會說相信大部分女性都不介意各自付錢,但男方願意主動全付是風度的表現。網上討論區就不時出現男方抱怨受夠了女方「奉旨」態度的討論。
安徽省桐城市有「六尺巷」,來歷源於清康熙年間的一個故事:桐城人張英在朝廷當文華殿大學士、禮部尚書,他在桐城的老宅與吳家為鄰,兩家宅邸之間有個空地作通道,後來因吳家建房要佔用此空地,張家不同意,官司打到縣衙門。張家人修書一封,要求張英出面干涉。張英回信中寫了四句話:「千里來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家人閱信後,明白張英的心意,主動讓出三尺空地。吳家見狀深受感動,也主動讓出三尺,因此而形成六尺巷子。兩家禮讓之舉和張家不仗勢壓人的做法傳為美談。
「六尺巷」精神的確值得學習,前提是結局也要如六尺巷「3+3=6」般皆大歡喜。事實多是恰恰相反,你的忍讓可能只換來對方得寸進尺,何G香港寸金尺土,定會寸土必爭,絲毫必訟,你效法張英的結果可能會是「3-3=0」。回到男女吃飯誰付錢的問題,往往並非計較金錢,而是互相的關係。網上討論區中有為數不少的網民選出「你請一餐、我請一餐」為理想的相處之道,加上開心見誠說出問題,免於某一方過於討好和忍讓,忍出病來。
家暴可「忍讓」?
「唔緊要」的含意是「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小事的確有可能化無,但當別人已經「郎礂A條頸」,挑戰你的底線,甚至做出十惡不赦的行為,那時候就不能再「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了。
《二十四孝》中「孝感動天」的主角,五帝之一的舜非常「孝順」。《史記?五帝本紀》(司馬遷蒐集各種傳說故事整理)記載,舜的父親瞽叟是個盲人,母親早死,父親娶了繼室生了兒子象,桀驁不馴。父親寵愛後妻,二人及象常有殺死舜的念頭,舜躲避退讓,犯了小過錯就會受到重罰。《孟子?萬章》有一說法,舜的父母命令舜修理糧倉,等他上了倉頂,父母就除去梯子,還縱火燒倉;使喚舜掘井時,就用泥土堵塞井口。
故事標舉舜即使面對父母弟愈加惡劣的欺壓,仍不改其孝行,若將這事放諸現代,就是家庭暴力。社會上仍有不少人在家庭暴力的環境中成長,但面對這種情G,絕不能再「忍讓」,你想要委屈求全,事實卻是委屈難以求全,你沒有劃下界線,別人就只會不斷的侵門踏戶。緊記在暴力堙A要勇敢尋求協助,不要再輕易地說出「唔緊要」!
文:何雋彥
圖:資料圖片、SIphotography@iStockphoto
[語文同樂 第5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