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食堂:蠔與魚人
【明報專訊】■﹏原文
蠔,即牡蠣也。其初,生海島邊,如拳石,四面漸長,有高一二丈者,巉巖【1】如山。每一房內,蠔肉一片,隨其所生,前後大小不等。每潮來,諸蠔皆開房,見人即合之。
海夷【2】盧亭【3】,往往以斧揳【4】取殼,燒以烈火,蠔即啟房。挑取其肉,貯以小竹筐,赴墟市以易酒。肉大者醃為炙,小者炒食,肉中有滋味,食之即能壅【5】腸胃。
《嶺表錄異》
■﹏註譯
【1】巉巖:隆起的岩石
【2】海夷:海邊民族
【3】盧亭:傳說為人魚
【4】揳:以工具捶打
【5】壅:堵塞
■﹏語譯
蠔,即是牡蠣。開始時,生於海島旁邊,像是拳頭般大的石頭,後來四面逐漸生長,有些高一、二丈,岩石隆起像一座山。蠔的每一個房堶情A有一片蠔肉,任由牠生長,前後的大小不一樣。每當潮水打來,各顆蠔都會打開房,見到人就立即合起來。
海邊的民族盧亭,時常用斧頭捶打來獲取連殼的蠔,用大火來燒,蠔殼就會打開。盧亭挑取蠔的肉,用小竹籮儲蓄,到墟市去換酒。大的蠔肉醃製來火烤,小的蠔肉炒來吃,肉有味道,吃了立刻會堵塞腸胃。
■﹏知多
飲食書寫可以很仔細,從食材生長環境到烹煮過程,每個細節都值得記錄。現代人愈來愈關注食物的源頭,了解出產地和培育方法,有些人進一步結合個人興趣,租用郊外農地,享受自然風光之餘,也可以啖吃自家的收成。香港的飲食風潮逐漸改變,大眾親近食材正好構成觀察的好時機,植物破土、成長、曬太陽,總比超市用保鮮紙包裹住的狀G來得有趣。
無論是生蠔、熟蠔,我們或多或少都接觸過,地點通常是餐廳或者超市,成長面貌較少可以見到。筆者有次坐車途經深圳灣,可以遠望海上方塊的蠔田,是市內難見的景觀,當然養殖的實G我們無法探知,唯有靠照片或紀錄片了。想要親聞蠔鮮、細察蠔殼的嶙峋,可以到流浮山的海邊,沿茪p巷直走,兩旁盡是賣海鮮的食肆和店舖,走到盡頭會看到漁民在岸邊,坐在小板_上,用特製的工具於看似石塊的蠔群之中,熟練地挑出蠔塊,放在紅色的大膠盆堶情C
現代漁民處理生蠔的方法,跟《嶺表錄異》提到的相似,只是現在的工具更為發達,不需用火燒,就能將蠔殼打開。古代取蠔的方法原始,盧亭應該會很喜歡漁民手中的工具,因為盧亭好酒,產量增加就能換取更多的酒。盧亭於海邊生活,清代的《廣東新語》記錄盧亭是半人半魚的生物,衣衫食穀,確實的外觀是怎樣的,只能夠讀古書再加上想像了。
前述引文的難字不多,大多都可以從構字的部件來猜測,「巉巖」兩字都從山,大概可知是形容凹凸不平。「揳」從手,應該是手持工具來操作。「壅」從土,土有堆積、填充的用途,可推測與阻塞有關。
■作者簡介
蕭欣浩
(「蕭博士文化工作室」創辦人、大學講師、作家,曾任法國餐廳廚師。專研語言文字、飲食文學及文化,常任電視節目《學是學非》、《粵講粵降迭n學者嘉賓,著有《解構滋味:香港飲食文學與文化研究論集》、《流動香港飲食誌》。)
文:蕭欣浩
圖:資料圖片
[語文同樂 第5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