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看通識:健康補充劑
【明報專訊】走進連鎖藥房和超市,不難看到各類維他命、營養或元素補充劑(supplements),近年網購補充劑亦更為方便。補充劑並非藥物,生產過程及標籤要求並未受到嚴格監管。衛生署學生健康服務網頁指出,學生只要飲食均衡,已能從日常飲食中攝取足夠及適量的維他命,毋須額外進食維他命或補充劑以維持健康。
補充劑全球市場
補充劑全球市場龐大,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14年調查,推算278.3萬名成年港人有服用健康補充品,而港人每年花費在購買健康補充品的總金額約190億元。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絡(CNN)報道,估計逾半美國人有每日服用一種或以上補充劑的習慣。雜誌《財富商業洞察》估計,歐洲的日常補充劑市場於2026年達208.9億美元(約1620億港元)。
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膳食營養補充劑專業委員會2020年7月發布《2020中國膳食營養補充劑行業發展報告》(下稱報告),指出中國膳食營養補充劑的進口額由2010年的6.1億美元(約47億港元),增長至2019年的34億美元(約264億港元)。只計輔JQ10(CoQ10,抗氧化劑之一),2019年該類產品的進口額已達4549.7萬美元(約3.5億港元),美國、澳洲、德國是輔JQ10產品的主要進口國家。報告引述相關電子商貿平台的調查指出,80.5%中國膳食營養補充劑的消費者為26至45歲,90.3%屬於中等或高收入人群。
不當服用補充劑
消委會2018年研究維他命補充劑的報告指出,市面上有不少補充劑產品,內含的劑量已達每日上限,過量攝取或反而有害。消委會研究及試驗小組主席沈孝欣醫生指出,孕婦攝取足夠的葉酸能降低嬰兒出現神經管缺陷的風險,但不宜過量,孕婦應諮詢醫生意見。
香港中文大學兒科學系教授韓錦倫撰文指出,維他命分為水溶性及油溶性,水溶性如維他命C等若攝取過量,可經水液排出體外,但若是油溶性的維他命A、D、E及K等,攝取過量會積聚於肝臟,令肝細胞受損,嚴重者可致肝衰竭。而維他命A副作用可導致骨質疏鬆。他表示只要均衡飲食,兒童並不會缺乏維他命,不要胡亂進補。
益生菌助新冠患者
公眾向來大多以為益生菌只是有助消化,中大醫學院2020年6月公布,收集了15名新冠病毒患者及15名健康者的糞便樣本,分析樣本內腸道細菌,發現患者普遍有腸道微生態失衡,體內有23種惡菌,較健康者多10%至90%,4種益菌較健康者少一半。
中大根據研究結果,研發出益生菌配方,作為補充劑改善腸道生態。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強調,有關配方不是藥物,相關產品盼令市民受惠。他說一般益生菌產品無證據顯示可改善腸道健康。中大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副主任黃秀娟相信,除了少數出現很嚴重感染者和孕婦,其他普通人均可服用上述配方增加免疫力,下一步盼讓1000人試用,進一步分析成效。
■概念化
商品市場一體化
跨國企業以全球保健市場為基礎,於世界各地製造、推廣及銷售補充劑,供應給世界各地消費者。
生活水平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獲得溫飽後,會追求更健康、生活質素更佳的生活。補充劑雖然非必要食物,但近年在全球市場日益增大。
健康意識
市民因追求健康而服食補充劑。
[通通識 第7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