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級例子庫:職業安全
【明報專訊】■(今日香港、公共衛生)
本港每年有約3萬多宗職業傷亡個案。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電子計算學系組成的研究團隊,獲創新科技署創新及科技基金和業界伙伴資助約140萬元,研發出「智能工傷管理系統」(SWIM),過去一年半蒐集了來自68間保險公司、合共約9萬多個工傷個案。SWIM透過個案的工資、工傷部位、原因、醫療評估及安排,以及最終復康程度及工作能力等數據,經過「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預測該名僱員的病假天數及重返工作崗位進度等結果,並就個案不同復康階段提供服務建議。系統可供僱主、保險公司及醫療人員參考,改善處理工傷程序。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公共衛生)
心理健康
來自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認為自己遭受社會排斥的消費者,會較喜愛密集圖案的商品,而沒有感到被社會排斥的消費者,則傾向選擇設計較簡約的商品。論文第一作者、浸大市場學系副教授蘇磊表示,社會排斥會導致心靈空虛感,而研究發現,視覺密集的圖案令人在心理上有被「填滿」的感覺,發揮紓緩作用。蘇磊說,市場行銷人員推廣商品時,可考慮潛在顧客的心理狀態,例如可研發以密集圖案為主的包裝設計,吸引長者或新移民等較容易感到孤獨的消費者。
■(今日香港、能源科技與環境)
交通擠塞
運輸署預計2022年底開始分階段在全港政府收費隧道推行「不停車繳費服務」,全港車主會獲派配有無線射頻識別(RFID)技術的繳費貼,日後車主須將繳費貼貼於車頭擋風玻璃內壁,車輛駛經收費點時會自動在車主指定的付款帳戶扣除隧道費。香港汽車會會長李耀培表示,多國已推行不停車繳費系統一段時間,相信計劃有助紓緩繁忙時段本港隧道擠塞,但關注的士、紅色小巴等商用車輛,租車司機與車主間隧道費分拆問題,建議運輸署研究措施改善。
■(現代中國、全球化)
人工智能發展
美國科技智庫「資訊科技與創新基金會」(ITIF)2021年1月發表全球人工智能(AI)發展報告,評估人才、研究活動、商業發展、軟硬件投資等30個範疇,美國獲總分44.6(100分為滿分),中國為32分,歐盟為23.3分。研究稱美國在初創、研究、開發投資等範疇佔較高分數,而中國比歐洲國家和美國發表更多人工智能的研究論文,以及在全球500大超級電腦中,中國佔214部。
[通通識 第7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