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屋邨管理數碼化 加快建築流程增物管質素
【明報專訊】更廣泛應用科技在日常工作,成為房協未來一年業務重點。房協行政總裁陳欽勉表示,將透過內部工作流程以至屋邨管理、工程項目管理,以及與公眾連繫渠道數碼化,提升顧客體驗及提高工作效率。
自動化處理數據減出錯
他透露,房協已引入更多自動化程式(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 RPA),以處理手動及大量數據工作,提高效率及減低人為出錯,現時已用在銀行對帳、設定員工電腦帳戶,稍後會探討應用在申請程序中個別環節及其他業務。
至於物聯網(IoT)應用方面,陳欽勉稱房協在建造工程管理上引入數碼化工程監管系統,現已於數個地基或上蓋工程進行中的工地引入,包括安達臣道R2-2、啟德1E1、洪水橋第一期及利工街項目,他說好處是可將恆常工地紀錄電子化及儲存於雲端系統,便利跟進,提升工程質量控制,加快建築流程。
他又透露,所有專用安置屋邨項目會採用建築信息模型(BIM),協助項目管理、調控建造程序、跨界別合作、對外溝通、決策支援及風險管理等,有利掌握成本效益及工作流程;長遠亦應用BIM於物業營運和維修,以協助提升物業管理質素。
陳欽勉又介紹,去年7月推出的房協屋邨資訊(HS Estate Info)手機應用程式,該程式已為20條出租屋邨的住戶,提供即時資訊及推播信息;同時程式亦為各單位提供個人化二維碼,方便住戶可在指定便利店或超級市場繳交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