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今用:紓解煩惱,總有辦法
【明報專訊】《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日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髮弄扁舟。
(註︰朓,音跳;餞,音戰;酣,音含)
■文學成就
1. 清末文人吳汝綸非常欣賞頭兩句,認為是「破空而來,不可端倪」。
2. 李白有「詩仙」美譽,這首詩可謂充滿仙氣與逸氣。
■內容大意
雅興可以令人進入非常美妙的境界,是時,聯想無拘無束,就像李白所言,「欲上青天覽日月」,將一切的心亂煩憂都拋諸腦後。何况眼前秋高氣爽,長風萬里。唐代天寶年間,有一天,李白與族叔李雲同登謝朓樓看風景,到要送別族叔時,李白說︰「阿叔,您的文筆可真是一絕啊,既帶有建安時代的剛健風骨,亦清新俊發,簡直比得上小謝謝朓。好,來,我們喝……」
接下來,李白想到,生活中的愁緒也太多了,豈是「飲兩杯」可以排解?還是不要想太多了,如果生活仍然不如意,大不了提早退休,到時披散頭髮,反能怡然自得(說不定還能省回理髮的金錢,這句是我加的,可以不理)。通過聯想李白的意境,我已經能紓解煩惱,現實是,我連扁舟都沒有呢!(抱歉,我又私自加感想了。)
重點手法介紹︰層次分明,善加聯想
這首詩看似隨意,其實結構工整,層次分明,至少可分為三部分。前四句直接寫心亂如麻,希望排遣愁懷。中段四句寫與族叔李雲登樓共飲,豪情萬千。末四句則轉回現實,意識到舉杯消愁,反添愁緒,不若依心意行事,遠離煩惱。三部分包括昨日、今日、明日,情緒亦由最初的悶悶不樂,發展到借酒解憂,再發展到愁上加愁,到最後又能以超脫的心境自我紓解。
此外,詩中名句,像抽刀斷水水更流,可謂比喻奇特,想像豐富。謝朓樓前,長年流水淙淙,李白以不盡的流水與無窮的煩憂兼寫虛實,即使用上最大的力量,也未能擺脫愁懷,創意渾然天成。
必背金句及應用:
(1)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此句可用來勸人拋開煩憂,專注目前及將來。大抵因為,過去已過去,如果昨天的煩憂仍纏繞心頭,那就放棄「昨日」吧。如果今日多煩憂呢?那就轉移視線,欣賞一下眼前美景吧。
(2)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此句可用來勸人戒酒(一笑)。最鋒利的刀,遇上最柔之水,任你如何用力,都是枉然。比喻我們要對應事物的特質,找出面對煩惱的正確方法和態度。若用不得其法,會愁上加愁。
(3)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髮弄扁舟。
此句可用來自勉或互勉。朋友啊,人生由不同部分組成,豈能盡如人意!若不稱意,何妨變換一下環境心境,或者轉一轉看事物的角度。有時候,有得有失,例如,不用交際的日子,女士也不必追化妝品的牌子,可以披散頭髮獨自行(建議白天進行)。
朋友說︰「我沒有扁舟,但有遊艇。」他分明就是要來亂我心的人,我只好回他︰「我什麼都沒有,只有意境。」
◆一字記之曰︰逸
◆蒲葦 - 著作包括《中文科文憑試活用筆記》、《我要做中文老師》、《說話考試不離題》、《DSE中文科16課必考文言範文精解》、《一本正經學成語》、《一本正經學歷史成語》等。
文:蒲葦
圖:中新社
[語文同樂 第48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