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署刊物10年前報道克頓道百年水庫 古諮會主席:該署早知水庫歷史價值
【明報專訊】深水鶗D教山配水庫清拆工程意外發現地底百年水庫,令人關注還有多少戰前水務設施未被「發掘」,本報翻查水務署刊物《點滴》,刊物報道該署2006年曾為港島克頓道配水庫髹上防水物料,稱該處為百年水庫。古物諮詢委員會主席蘇彰德對此表示訝異,認為水務署早知克頓道配水庫具歷史價值,促署方應盡快整理資料交代。有學者表示,髹上防水物料會縮短紅磚壽命,認為應盡快為配水庫評級。
明報記者 馬耀森 畢嘉敏
本報取得水務署於2011年出版的員工通訊刊物《點滴》,其中一篇文章記錄克頓道新食水配水庫的動工儀式。文中指出,要前往工地須先從克頓道拾級而上50米,稱員工期待親身目睹1908年建成的配水庫內部宏偉建築,又稱「配水庫雖然經歷百年洗禮,卻沒有發現明顯裂縫或受損,同事無不讚嘆當年美學與實用兼備的建築工藝」。
報道稱用料與法定古蹟相似
另外,文中又刊出兩張百年配水庫的內部相片,指配水庫的拱頂及牆身均由紅磚砌成,以拱樑支撐整個建築,磚料與1907年建成的大潭篤原水抽水站所用極為相似。資料顯示,大潭篤原水抽水站為法定古蹟。
古諮會主席蘇彰德看過《點滴》的內容後表示訝異,認為水務署於10多年前為克頓道配水庫進行防水工程,顯示該署早知其具歷史價值,認為該署應盡快整理相關資料,而古諮會3月召開的會議亦會先聚焦處理這些設施,「再發生同類事件就唔係幾好」。
蘇說,主教山配水庫事件反映民間甚為關注文物保育,他亦已向古蹟辦表達意見,古諮會3月開會時,希望古蹟辦除提交專家評估主教山配水庫的結果,亦要參考民間蒐集的資料。
曾髹防水漆 專家:損壞文物
港大建築文物保護課程學部主任李浩然估計,水務署於2006年為克頓道配水庫髹上防水塗層,是基於功能上的考慮,防止滲水,但從文物保育角度而言,做法卻不恰當,「水分鎖在磚堶情A會加速損壞,例如發霉」。他稱現時位於尖沙嘴的古蹟辦事處以紅磚砌成,過去曾髹上防水漆油,令部分紅磚發霉,「後來要剷走晒屭黎蘁ㄐv。
李浩然又表示,現有機制下,若不在政府的1444幢歷史建築名單上,部門未必主動向古諮會提出保育轄下設施,需由民間提出,但配水庫位於地下,故有可能被忽略,認為有需要檢討現有機制不足之處。
水務署截稿前無回應
本報昨向水務署查詢克頓道配水庫最新情G,以及多年來有否向古諮會提出評級,該署截稿前無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