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化談:見義勇為
【明報專訊】「時窮節乃見」是文天祥的詩句,也是實情。一樁交通意外,意外發現城中隱藏的暖意。環視古今,也不乏見義勇為之輩,他們有的廣為人知,有的寂寂無聞。然而,不論有名抑或無姓,都值得眾人欽佩。
■新聞例子
12月初,一輛七人車駛經深水黧嬰佽颾氶A撞倒橫過馬路的七旬婦將她捲入車底。10多名熱心市民合力抬起七人車一邊車身,救出被困老婦,她身體多處嚴重受傷。警方以涉嫌「危險駕駛引致他人身體受嚴重傷害」拘捕七人車司機。
汽車美容店職員湯先生說,事發見到10多人抬起一邊車身,便上前拉出陳婦,「佢清醒,眼碌儭L鵅A無講洁v。他稱老婦原夾於右邊車底,面伏地蜷縮,手臂傷口深可見骨,救人全程數分鐘,救護車未幾到場。這是他首次協助救出車禍傷者,「有躠憛A見佢(陳婦)傷得咁緊要」。
孫堅逐海盜
相信熟悉三國歷史的同學,都會認識孫權的父親孫堅,是開創孫吳勢力的名將。《三國志.吳書》記載,有次孫堅坐船經過錢塘江,看到一群海盜正分贓,他立即提刀上岸,比劃指揮部隊的手勢,海盜看到後以為是官兵緝拿他們,嚇得四散逃竄,孫堅乘勢追上,砍下一名強盜的首級。事件不僅反映他見義勇為,亦突顯有勇有謀的特點。
墨子止干戈
春秋時期的墨子,同樣是見義勇為的楷模。墨子名叫墨翟,他是墨家奠基者,主張和平,反對戰爭。《墨子.公輸》記載,工藝大師魯班(公輸盤)為楚國製作攻城器械,準備攻打宋國。墨子聞訊後千里迢迢趕到楚國,勸阻楚王出兵,認為是不義之舉,並與魯班「紙上談兵」,破解魯班的種種攻城之術,令魯班認輸,楚國只好打消攻打宋國的念頭。
司馬光救人
談到見義勇為的行為,絕不能不提宋代的司馬光。司馬光幼時與小伙伴一同玩耍,豈料其中一人不小心掉進水缸,其他小孩都驚得逃走,唯有司馬光臨危不亂,拿起大石砸爛水缸,救出朋友。這故事記載於《宋史》當中,千年來為人津津樂道。
漂母飯韓信
見義勇為,不一定要驚天動地,有時只是微小的饋贈,也能對人帶來莫大幫助。帶領劉邦軍隊打敗項羽的名將韓信,年少時十分貧窮,藉釣魚謀生。有天他沒有魚獲,旁邊漂母(洗衣服的婆婆)看他餓得可憐,主動給他送飯,這樣維持了數十天。韓信感激不盡,對漂母說,將來一定會重重報答她,婆婆卻憤怒應道:「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史記.淮陰侯列傳》)雖然婆婆不求回報,韓信名成利就後還是贈送千金報答她。
■知多
見義勇為的小說
除了見義勇為的史例外,你有沒有想過,會有一部以見義勇為做主題的小說?說的便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水滸傳》講述108個梁山好漢的事蹟,當中有不少「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故事,例如魯智深拳打鎮關西、武松醉打蔣門神等,都體現梁山好漢見義勇為的精神。《水滸傳》內容生動,人物形象鮮明,但也有人認為當中太多暴力情節,不適宜青少年閱讀,故有「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之謂。這個問題,就留給同學自行決定吧!
文:黃靈傑
圖:網上圖片
[語文同樂 第48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