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6年製探樣器登月 理大教授冀親睹月土返回
【明報專訊】「嫦娥五號」本月1日茬陘貒y,並完成採集月土樣本及封裝。國家首個月球採樣計劃中,亦有香港科研貢獻,理工大學團隊研製的採樣執行裝置搭載於「嫦娥五號」茬偏馱W,透過全自動過程,在極端環境的月球上取得樣本並封裝,現正隨飛行器返回地球。負責研發的理大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精密工程講座教授兼副系主任容ㄚG(圖)形容,多年的研發過程中「每一步都是挑戰」,認為香港研發人員具「新思維」,以融入國家研發工程。
曾聯繫美俄蒐意見
「嫦娥五號」12月1日茬陘貒y後,翌日凌晨即鑽取採樣及封裝。容啟亮當晚沒睡覺, 一直看直播,目睹其團隊研發的採樣裝置嵌入月球土壤,採樣、封載。他和團隊用了逾6年,開發一套可在距離38萬公里外太空土地上自動運作的取樣裝置,「有和美國、俄羅斯聯繫,研究『月亮是如何』,最後綜合兩方面意見」,研製出分別專門採集黏土及鬆土的採樣器,並確保樣本尺寸合適、準確放入樣本罐及初級封裝裝置。約兩公斤的月土樣本現正隨飛行器飛返地球,預料12月中在內蒙古降落,容ㄚG盼獲邀參觀,「希望有機會看到(月土樣本)」。
理大團隊2011年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合作研製取樣裝置,2017年完成交付,因等候長征五號火箭,今年才升空。被問到多年來的挑戰,容ㄚG說「每一步都是挑戰」,舉例採樣過程中有很多移動物品、採樣裝置又不能用潤滑劑、月樣多微塵……「都只是冰山一角」。面對月球的極端環境,包括因沒有大氣層而被太陽照射,地面氣溫逾100℃,採樣裝置的製造材料「表面處理要散熱、反光」。
理大工業中心副總監譚惠民說︰「零件非常複雜,他(容ㄚG)的要求很高。」加上新冠疫情,容啟亮與國家隊的溝通需「全方位」︰網上、電話、傳真機也用到,幸問題一一攻克。容啟亮說,與其他國家合作的不同在於,「國內做航天項目的都是年輕人,有衝勁,他們不睡覺的」,結果「我們也不睡覺,變得年輕了」。
稱內地航天項目多年輕人
容啟亮:他們不睡我們也不睡
對於與國家隊合作,容ㄚG認為既要做好自己,同事亦要「不停改變自己」,具備新思維,「想的東西要天天新穎」,且不能囿於僅與個別國家或地區合作,「多方合作才有新思維,擴闊科研眼界」。
研發因獲國家、理大資金支持而成功,容啟亮亦不忘為其他研發者發聲:「希望香港政府加大力度幫助我們,特別是前期研究、基礎研發。」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