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人物:如何成為配音員?

[2020.12.07] 發表
(圖a)跟譚老師學配音的芷晴在模仿機械人,旁邊的譚老師便以鐵罐模擬機械人的腳步聲。
模擬音效需要用到各種道具,譚老師從前輩經驗學習,最有趣的莫過於以牛仔衫模擬心跳聲。
踩踏放在沙上的報紙就可以模擬踩草地的聲音。
以特定的節奏大力扯牛仔衫的衣領,聽來就像是心跳聲。
譚老師說現在配音員可以各自在配音室配音,再以後期製作將所有角色的聲音組合在同一幕。原來以前需要所有角色的配音員到齊才能配音呢!

【明報專訊】擔任配音員數十載,曾聲演動畫《蠟筆小新》主角野原新之助(小新)的媽媽野原美冴和《魔雪奇緣2》伊蓮娜(Yelena)的譚淑英老師(圖a左)在香港公共圖書館「共享?喜閱新時代——喜閱密碼@LIBRARY」中的「喜閱親子Voice & Move工作坊」,與黃芷晴(圖a右)「聲演」童書。芷晴說,譚老師除了教配音技巧外,還分享了不少趣事,來看看譚老師和芷晴分享的配音二三事吧!

配音二三事之一:自細留意配音

譚老師小時候看外購電視劇時,比起劇情,她更留意為角色配粵語對白的技巧,她覺得很神奇,一個人可以為不同角色配音,而且每個角色的聲音、情緒都不一樣。「一直聽到後來,我還可以分辨哪個配音員配得好、哪個配音員配得不好呢!」

譚老師認為好的配音員聲音中充滿情感,像讀對白的配音就沒法令人投入。配音員要配合影片、劇集內容,模仿人物的情緒、語氣和說話節奏,彷彿要在小小的錄音房內演繹不同的人生,對譚老師來說又神奇又有趣。

考公開試前,電視台聘請配音員,譚老師便與同學一同應徵,平常愛留意聲音,閒來愛模仿家人的譚老師通過面試後,加入了電視台配音員訓練班。

如何錄製?

配音員在有電子設備的錄音房內,一邊看畫面一邊看對白錄音。如果同一畫面內出現數個角色,各個角色可以分開錄音,再以後期製作將聲音配在一起。譚老師曾聲演動畫《蠟筆小新》主角小新的媽媽,她打趣說:「就像我可以沒見過小新和小新爸爸,但我們(在畫面中)卻會同枱食飯。」

情感、反應、觀察力

譚老師成為資深配音員後,除繼續配音工作,也會教小朋友配音。她總結經驗,配音除咬字清晰、發音準確外,重要的是能掌握情緒,而且反應要快,還講求觀察力。「因為人物的動作會很快,對白一句接一句,(配音員)要事前掌握大概內容,配音時要留意畫面及預測下一步,配音才會順暢。」

關門也要有感情

譚老師要按角色的年齡、性別和情緒,配出符合角色形式和劇情的聲音。配音員不止按稿讀對白,有時更要按需要修改。例如外購劇多以外地生活文化為背景,香港觀眾不一定理解當地的文化或風俗,譚老師便會按內容大意改成切合香港文化的對白,令觀眾更投入。

早期的配音員除了對白,還要配各種音效。譚老師說:「現在已經分為兩門不同的專業,以前的配音和音效是一起處理的。」譚老師對兩者都有心得,她覺得兩者最重要的同樣是表達情感,她說:「我最記得有次要配關門聲,需要表達激動的情感,但起初關門聲較平淡,領班(配音組領隊)就說:『關門聲也是有感情的!』這句話我記到現在呢!」大家可有留意,憤怒時關門,和不想讓家人知道秘密時偷偷地關門,會有不同的聲音嗎?原來不單是對白,音效也能傳達情感呢!

各種音效怎麼配?

配音最令芷晴深刻的是,配打拳的音效不用真的打拳、配機械人走路也不是機械人真的在走路,連心跳聲都不是真的心跳。究竟這些音效是如何配的呢?譚老師說:「這是我收集前輩傳下來的經驗,用其他物件發出相似的聲音。在音效房內就有不同的道具幫助。」芷晴拿起書包教大家:「打書包是在打拳!」

音效有很多種,例如多人有節奏地大力拍腿,聽起來就像萬馬奔騰;敲打鐵罐就像機械人腳步聲……動畫世界中,不少畫面都充滿想像與創意,那些聲音未必能在現實聽到,在配音與音效的專業人士幫助下,就可在現實中「重現」這些聲音。

■常識站

配音

為影片加入聲音的過程,包括由配音員為動畫、電影或電視劇中的角色配上對白。

音效(或聲效)

通過不同的聲音處理達至各種效果,加強影片、電子遊戲或音樂作品的氣氛,令觀賞者更投入;例如驚慄電影中的巨響、沉重而緩慢的腳步聲,或動畫中放煙花時的聲響都是音效。

配音二三事之二:芷晴學藝 女生都能扮叔叔

「我最喜歡扮小貓和小朋友!」

芷晴在工作坊上和譚老師有「對手戲」,更得譚老師傳授配音技巧,芷晴說:「我學會了用咳聲扮老人、用高音扮小朋友和貓咪,叔叔聲(成年男性)就像喉嚨有東西鯁着。」芷晴邊扮邊說,她最愛扮小貓和小朋友,因為對她來說最容易。芷晴媽媽在旁笑說:「因為你根本就是小朋友嘛!」芷晴平日也愛模仿家人聲音,例如母親罵她的聲音、家中長輩的嘮叨聲等,令芷晴覺得配音既新鮮又好玩。

■想一想

你平常喜歡留意聲音嗎?你聽過最有趣的聲音是怎樣的?

■關鍵詞

配音 Voice Acting

配音員 Voice Actor / Actress

情感 Emotion

動作 Action

圖:馮凱鍵、受訪者提供

文:鄭惠霞

[常識學堂 第195期]

更多教育
時事常識挑戰(香港):網上交友要小心
【明報專訊】疫情關係,大家最好盡量留在家中,因此上網的機會大增,足不出戶亦能知天下事。社交媒體發達令人更易結交朋友,不過認識新朋友的同時,我... 詳情
【明報專訊】(1)A (2)C (3)B (4)A (5)D (6)B (7)D (8)D ... 詳情
偵探M.A.D. 和家人分開居住了
【明報專訊】無論任何原因與家人分開居住,我們都會難受和傷感。一般會經歷三個階段的分離過渡期(3個月至兩年): 第一個階段——痛苦期 ... 詳情
食物的科學:牛奶變成白膠漿
【明報專訊】牛奶平常是液態的,原來將它加熱再加白醋後就會變成「白膠漿」!來看看製作方法吧! 示範及講解: 英國雷丁大學食物科學碩... 詳情
【明報專訊】我發現膝蓋忽然出現瘀傷,印象中最近沒有跌倒受傷,亦不感任何痛楚,為什麼會有瘀斑呢?你曾有相同的經歷嗎? 原來瘀斑是皮膚下的...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0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