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電商的兩難困局 /文:章濤
【明報專訊】近日內地互聯網流傳一則消息,指稅務部門要求天貓、京東的店主自查過去3年的漏報及補繳稅款。事件之所以引起廣泛討論,在於內地電商「刷單」的做法。
部門促自查漏稅 天貓在列
所謂「刷單」,即電商店主為求突圍,請人假扮顧客,用以假亂真的購物方式提高網店排名、銷量、好評等,以吸引顧客。由於操作門檻低、潛在收益高,屢禁不止,已是公開的秘密。故這則消息的出現不禁令人好奇:中國一直引以自豪的網上銷售數字有多少水分?與一般人都可開戶的淘寶相比,天貓商店的定位是官方認證、知名品牌的網上銷售渠道,今次榜上有名,往後怎能予人信心?
除真確數據、口碑外,事件更揭示久被忽略的問題:電商的稅務。當電商蔚然成風,加上電子支付流行,店主能以個人電子支付帳戶處理資金進出,就算不為收入報稅亦似乎無人能知。但在國家對金流監管愈趨嚴格、大數據分析盛行的今天,「無人能知」根本是自欺欺人,一旦政府嚴正執法,涉及金額估計十分驚人。
要嚴正執法抑或網開一面,亦是一個兩難困局:在國家層面,若選擇放寬,以目前電商配合電子支付的操作模式,是對全民創業的有效鼓動,令民眾能自力更生,相當理想;但留有這扇門,則難以防範漏洞被濫用,繼而逃稅漏稅。這問題成決策者左右為難的雙刃劍。
從寬難防逃稅 從嚴不利創業
不論往後政策是鬆是緊,今次消息一出,好比在商戶頭上加了一把不知何時砍下的大刀,令其在疫情的困苦下,再加上一記重擊。只是,當經濟不景,政府亦缺錢時,類似的開刀必然持續出現,小商戶在網上商貿的生存空間,亦必定愈來愈窄。
作者 章濤(UDomain集團主席、無線科技商會永遠榮譽主席)
[章濤 財科暗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