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凍層難抵升溫 事發城市六成建築開裂
在全球氣候暖化加劇下,永久凍土層融化漸成北極圈周邊城市的嚴重問題。今次發生漏油事故的諾里爾斯克市(Norilsk)多達六成建築早因永凍層解凍出現裂痕,恐危及民眾安全。
永久凍土層(permafrost,簡稱永凍層)指最少連續兩年保持凍結的土壤與沉積物,一般出現在平均氣溫低於2℃的環境,並被表層土壤覆蓋。在北半球估計有多達24%無冰的陸地受永凍層影響,相當於1900萬平方公里,主要位於西伯利亞、加拿大、阿拉斯加和格陵蘭等地,其中俄羅斯約三分之二的國土面積亦被永凍層覆蓋。
環保組織警告北極油氣管受損
北極地區近年氣溫急升,自1900年起的平均氣溫增加近2℃,加上降雨量增加,令永凍層加速解凍,導致地面下陷,或因解凍不平均而令地面建築物受損。諾里爾斯克市所屬地區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Krasnoyarsk)緊急部門負責人捷列什科夫(Valery Tereshkov)曾於2016年撰文,指該市近60%建築物因氣候變化令永凍層解凍而變形及出現裂痕,周邊城市亦有大量建築物受損,不少居民被迫搬離危樓。環保組織綠色和平亦警告,永凍層解凍可能令北極數以千計油氣管道受損,隨時觸發大型生態危機。
融化釋大量溫室氣體 陷惡性循環
此前亦有專家警告,永凍層提早融化,可能釋出大量甲烷及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令暖化問題陷入惡性循環。另外,永凍層解凍亦可能令有害微生物或水銀等毒素流出,威脅人類。
除了永凍層解凍威脅外,諾里爾斯克市本身亦深受污染問題影響。當地的凍原礦藏豐富,早於1940年代,蘇聯便派員在當地建立冶煉鎳礦的工廠,用於生產坦克裝甲。涉及今次漏油事故的礦業公司Norilsk Nickel為當地礦產龍頭,2014年數據顯示,公司生產佔全球供應44%的鈀(palladium)、14%的鉑,13%的鎳及2%的銅,但諾里爾斯克市卻成為俄國污染最嚴重的城市。當地一年排放的污染氣體近200萬噸,主要為二氧化硫,2007年有研究估計,其二氧化硫超標逾40倍。2010年,普京到訪當地時曾下令改善相關廠房的環保措施。(衛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