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及保持距離 確證有效防控疫情
【明報專訊】咸美頓麥馬士達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一項最新研究認為,戴口罩和遵從社交距離規定,能有助控制新冠肺炎病毒傳播,但勤洗手及其他預防措施亦有必要。
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外科手術口罩較單層布料口罩有更大效用,而更為緊貼臉部的N95口罩則能提供最有效保護。研究結果亦顯示,與他人保持一米距離得以減低感染病毒的風險,而若能做到距離兩米則更為理想。
有關分析結果又指,眼罩或眼鏡等保護眼睛的裝備,亦有助預防感染新冠肺炎,但上述所有防疫措施均非完美,研究人員需要進行更多同類型研究。
由於新冠肺炎仍為一種全新的疾病,衛生官員只可倚賴其近親的研究,即SARS和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最新的研究結果針對44項研究進行系統性分析,包括七項涉及新冠肺炎的研究,其餘則為SARS或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的研究結果。
研究人員指,他們「曾探討在16個國家和六大洲進行的172項觀察性研究,連同沒有隨機對照試驗,以及44項針對醫療和非醫療場所進行相關的比較研究。」當中涉及25,697名患者。
麥馬士達大學朱姓醫生(Dr. Derek Chu,音譯)是該項最新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他說,「研究成果將資料集中在同一個地方,將能為決策者提供適當協助。據我們所知,我們的發現是首個最快綜合所有關於新冠肺炎直接信息的研究結果,因此,它提供最佳的現有證據,可提供3種常見和簡單最佳防疫方法,從而幫助減低感染率,並提供非藥物的防疫方法,其中包括在非醫療場所緩和疫情。」
目前加拿大及丹麥均正進行口罩實驗,由護士及一般市民中抽樣進行,研究戴口罩的確切成效。不同公共衛生官員對戴口罩的建議互相矛盾。世界衛生組織曾表示,身體健康的人士若需要照顧新冠肺炎患者才需要戴口罩。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則呼籲民眾,到超市購物或在難以保持身體距離的情況下應至少戴上布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