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載人飛船返回艙 內蒙軟着陸
【明報專訊】周二(5日)隨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升空的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昨午1時49分在位於內蒙古的東風着陸場預定區域着陸,測試成功。
測試高速再入大氣層等技術
新華社和中新社報道,試驗船返回艙與服務艙分離後,打開3個降落傘緩緩下降,接近地面時再打開6個氣囊,平穩着陸。試驗船在軌飛行兩天加19小時,完成多項太空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測試新一代載人飛船高速再入大氣層防熱、控制、群傘回收等關鍵技術。
報道稱,該載人飛船是面向中國載人月球探測、太空站營運等任務需求的新一代天地往返運輸飛行器,具備安全可靠、多任務、可重複使用等特點,可提高乘員人數和貨物運輸能力。試驗船採用返回艙與服務艙兩艙構型,透過配置不同的服務艙模塊來適應近地太空和月球探測任務。
在今次任務中,試驗船實現多個首次,包括可送太空人往返離地球近400公里的中國太空站、防熱結構首次採用新型輕質耐燒蝕的碳基防熱材料,以應對高速再入大氣層、首次採用國際上推力最大的新型單組元無毒推進系統、首次使用中國國內太空船最大的表面張力貯箱。與神舟飛船相比,新一代飛船飛得更遠,可送太空人往返離地球近400公里的中國太空站,完成38萬公里外的載人登月,甚至去更遠的星球探險,「載客量」也從3人提升至六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