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無採獲獎弱磁技術 研發中心:同源改良版
【明報專訊】政府向全港市民派發可重用的「銅芯抗疫口罩」,聲稱口罩的專利設計由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HKRITA)開發,但該款口罩採用的「以銅防菌」技術,並非獲得專利及獎項的「弱磁場防污染」技術。HKRITA行政總裁葛儀文解釋,新設計的口罩是日內瓦得獎口罩的「改良版」,結構上同樣採用6層多功能防菌設計,所以兩者屬於「同一產源」,新口罩的重洗次數由20次增至60次。
陳淑莊:險違犯《商品說明條例》
昨日立法會財委會上,多名民主派議員質疑全民派發的口罩貨不對辦。民主黨林卓廷關注「政府是否被生產商誤導,還是生產商自己搞錯」;公民黨陳淑莊認為兩種技術「南轅北轍」,「如果是商品便違犯了《商品說明條例》,幸好現在是免費」。
創科局長薛永恒回應稱,回顧過程非盡善盡美,政府要構思如何在疫情下盡快提供符合標準的口罩,若使用獲獎的「弱磁場」技術,只能清洗20至30次,不能達標,故HKRITA加以改良,令清洗次數增至60次,「不會因為專利而不改善口罩設計」。
稱改良後可清洗次數倍增
葛儀文昨午出席記者會時亦強調兩款口罩同源。他解釋,銅芯抗疫口罩沒有採用「弱磁場防污染」技術,是因為口罩內的「磁貼」在清洗後會變得不穩定,重覆清洗會減弱功能,達不到預期效果,故將弱磁場的抗菌層抽起,換成氧化銅紗綿與棉織成的布,亦具抗菌功能。葛又補充,獲獎口罩產生的知識產權,除磁石外,還有6層結構;他說新口罩都有知識產權,但建基於獲獎口罩,故他指「銅芯抗疫口罩」屬「改良版」。
葛儀文稱,銅芯抗疫口罩經測試具ASTM一級防護標準,不過未做抗菌測試,因為生產口罩期間處於疫情高峰期,找不到實驗室測試。
(抗疫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