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研究:3藥混用清毒快四成
【明報專訊】本港根據2003年SARS經驗,混合使用3種抗病毒藥物「三聯療法」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帶領團隊就「三聯療法」做臨H研究,發現這療法較單用當中一款抗病毒藥,病人帶病毒的時間和住院時間少約40%,平均僅約7日和9日。「三聯療法」亦無嚴重副作用。結果已在醫學期刊《刺血針》(The Lancet)刊登。
副作用與只用一藥相若
「三聯療法」即混合用β型干擾素、治療愛滋病的蛋白J抑制劑(kaletra)和治療丙型肝炎的利巴韋林。為了解療效,港大醫學院團隊2至3月招募6間公立醫院共127名輕度至中度成年確診者做隨機第二期臨H研究。病人平均52歲,均接受兩周治療,86人接受「三聯療法」或利巴韋林加蛋白J抑制劑;41人為對照組,只接受蛋白J抑制劑。「三聯療法」組病7人平均用藥7日後,鼻咽拭子病毒檢測轉為陰性,較對照組平均需12日少約42%;「三聯療法」組病人平均用藥4日症狀就減少,較對照組的8日短一半;「三聯療法」組病人住院日數平均為9日,較對照組14.5日短38%。
研究亦發現,在病發7日內接受「三聯療法」,病人臨H徵狀和病毒量都較對照組有更大改善;但若在病發7日後,只能接受利巴韋林和蛋白J抑制劑(沒有接受β型干擾素),對比只接受蛋白J抑制劑的對照組,臨H結果上無分別。「三聯療法」組與對照組副作用相若,包括作嘔、腹瀉和發燒,研究中無病人死亡,只有一名對照組病人因肝功能嚴重不良反應要停藥。
袁國勇:需測試危重患者確認成效
研究團隊認為,結果反映β型干擾素可能是「三聯療法」中最關鍵成分。袁國勇表示,在輕度至中度病人中,病發7日內使用「三聯療法」明顯能減病人病毒量、縮短留院時間和改善臨H症狀,且使用安全,但需在危重患者進行更大型第三期臨H研究,再看單獨用β型干擾素或混合使用其他藥物下成果,以確認「三聯療法」益處。
(抗疫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