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食堂:菠蘿包
【明報專訊】「菠蘿包無菠蘿」已經成為香港獨有金句。菠蘿包的取名方法,無論解釋多少次,大家總是不理會,更被當作違反「商品說明條例」的最佳案例。食物的取名不可一概而論,味道當然一樣,哪一家菠蘿包的皮最鬆、包最軟,各人自有喜好。菠蘿包究竟是傳統餅店的吸引?還是新式做法取勝?選擇從來都不止一個。
舊式茶餐廳受到英式飲食文化影響,部分設有餅房,或因外賣的需求大,乾脆在旁邊開同名的麵包店,提供多款港式麵包糕點。我很喜歡這種有自家烘焙的茶餐廳,因為自製自賣,隨時供貨,不用囤積,方包新鮮不在話下,還會定時供應新鮮出爐的包點。有時坐在卡位可以聞到麵包的香味,有些侍應還會大叫「蛋撻出爐」、「菠蘿包出爐」,也算是一種特別的行銷策略,令不少已經飽餐的食客,揮手再來一客蛋撻。
菠蘿包固然可以單點,不過飯後追加的人甚少,因為麵包始終飽足感較重,單純作為下午茶更為合適,所以「菠蘿油」配奶茶的配搭會比較常聽到。熱騰騰的菠蘿包,夾茷p片鮮牛油,在似融非融的狀態下吃最好,部分牛油微滲入麵包,部分像醬汁一樣,舌齒仍能夠感受得到。
堂食的新鮮菠蘿包比外賣的要好,主要是可以細意品嘗,不受時間、地點所限,有足夠時間思考如何應對脆皮和麵包,大啖細嚼皆適宜。記得有家茶餐廳的早餐,以菠蘿包為賣點,八時後可以將方包換成菠蘿包,售完即止。菠蘿包旁邊跟虓帠J、火腿,好幾次橫切菠蘿包將腿蛋夾進去,這種做法在新式的冰室,演變成重點推介的餐點了。
■知多點
新派菠蘿包 睇唔出「中」?
菠蘿包是港式餅店的重要包點之一,傳統做法只是在發酵麵糰鋪上脆皮焗製,看似簡單,但脆皮的用料影響厚薄、脆軟,麵糰的發酵時間影響麵包的大小、鬆實,種種因素相加,形成現今菠蘿包的各種面貌。茶餐廳善於運用已有食材發揮創意,先有菠蘿油,後有茄蛋菠蘿包之類的餐點,都是香港人靈活變通的例子。近年菠蘿油變成漢堡包的外層,內夾鵝肝、黑松露炒蛋,或加入菠蘿醬、抹茶做餡料,迎合近一代食客的口味。
■作者簡介
蕭欣浩
「蕭博士文化工作室」創辦人、大學講師、作家,曾任法國餐廳廚師。專研語言文字、飲食文學及文化,常任電視節目《學是學非》、《粵講粵降迭n學者嘉賓,著有《解構滋味:香港飲食文學與文化研究論集》。
文:蕭欣浩
圖:資料圖片
[語文同樂 第4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