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研究:病毒氣霧長時間停留室內
【明報專訊】芬蘭阿爾托大學(Aalto University)的研究員發現,新冠肺炎患者咳嗽、打噴嚏、說話時,釋放出的病毒在空氣中停留的時間比原先預期的還長,甚至可以長時間在氣流中移動,建議大家在疫情嚴峻期間,避免置身人多的室內空間。
阿爾托大學研究員模擬了人在類似超商貨架間的通道上咳嗽、打噴嚏,並考慮了通風等條件,結果發現,氣溶膠(aerosol cloud)在咳嗽人附近擴散,需要幾分鐘才會稀釋。所以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咳嗽後雖然走開,但他們留下的氣溶膠(氣霧)可能要幾分鐘才會散去,期間這些微粒可能進入附近其他人的呼吸道。
阿爾托大學助理教授沃里寧(Ville Vuorinen)說,研究員以3D模擬了小於20微米的氣溶膠微粒在空氣中的流動情形,稱這種尺寸的極小顆粒不會沉到地面,而是在氣流中移動,或漂浮在同一個地方。
此外,芬蘭國家技術研究中心(VTT Technical Research Centre of Finland)、赫爾辛基大學(University of Helsinki)、芬蘭氣象局(Finnish Meteorological Institute)也都利用同樣的條件去獨立研究這個模型,得出相同的初步數據。
基於這個發現,他們建議大家在疫情期間避免到人多的室內空間。也建議身體不適的人留在家裏並與所有人保持距離。咳嗽時用衣袖掩住口鼻,以及徹底保持雙手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