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解密:數碼學習
【明報專訊】.相關議題: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影響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肆虐,本港學校於2020年初起停課,故大部分課堂需由校內授課轉為網上教學。無論大家稱之為「數碼學習」或「遙距學習」,重點是學生、學校和教師都預備好了嗎?討論上述問題前,大家可透過以下數據,先了解相關配套情况。
文:天主教母佑會蕭明中學通識科教師 陳樹鳴
◆擁有個人電腦住戶百分比(圖)
◆擁有個人電腦住戶入息分佈(圖)
◆兒童及青少年使用電腦情况(圖)
◆教師對電子學習的準備程度(圖)
◆中學使用電子資源情况(年級百分比)(圖)
◆小學使用電子資源情况(年級百分比)(圖)
◆解讀
? 就本港擁有個人電腦的住戶及電腦有接駁互聯網的百分比,大家或認為數字理應不斷上升,實際上從2013至2017年,擁有電腦及連接互聯網的比率均無大變化。當政府推出不同政策支持家庭脫離數碼鴻溝時,2017年卻仍有約20%家庭未能透過電腦接觸互聯網資訊
? 若以住戶收入劃分,本港月入超過5萬元的家庭幾乎都擁有電腦,而月入低於3萬元的家庭,分別只有不足四成至九成有電腦。根據政府統計處《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2017年第3季月入低於3萬元的住戶有約138.7萬,減去圖表中擁有電腦的住戶數目,可推算當中約52萬戶家庭沒有電腦
? 學生是否預備好數碼學習?資料顯示,超過99% 10至24歲的本港住戶懂得使用個人電腦,以及在統計前12個月內曾使用個人電腦和互聯網。雖然只有81.3%的10至14歲受訪者擁有智能手機,但幾乎所有在學年齡的人都有操作電腦的經驗,部分人沒有智能手機也不代表他們沒有相關操作經驗。因此,可以推斷在利用互聯網獲取資料及吸收信息方面,學生應沒大問題
? 審計署曾分析教育局的紀錄,發現受訪的224所學校中,近四成學校承認教師對於電子學習只略有準備或尚未準備,但也有37.8%學校表示已有準備
? 2016/17學年電子資源運用方面,中學除電腦科外,其餘科目使用電子學習資源的年級比率大多只有五成至七成,電子教科書的使用比率更低至平均不足一成;小學最多運用電子學習資源的是數學科(77%),其次是電腦科(75%)及英文科(73%)
■思考問題
1. 根據數據,試指出資料顯示的情况,怎樣導致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電子教學所引起的一些爭議?
2. 參考資料,指出及解釋日後推廣數碼教學時,政策應關注哪些持份者?
[通通識 第6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