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理財教材套 學辨「想要」「需要」

[2019.03.29] 發表
幼兒在體驗館可取得一個「四格銀包」,自己決定如何用錢,若要在「消費區」坐電動車便要先付款。(魏綺婷攝)
在親子理財體驗館,幼兒可玩體感遊戲,模擬不同行業工作掙取「酬勞」,藉活動讓幼兒明白金錢非不勞而獲,圖為幼兒裝扮成消防員玩救火遊戲。(魏綺婷攝)

【明報專訊】「兩歲幼兒未懂說話,但已識『嘟——』,嚷着要大人拍八達通卡」,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沙田)幼兒、長者及社會服務系高級講師鄭曉萍稱,亦有幼兒以為銀行自動櫃員機可無限供應金錢。該學系與香港金融管理局合推幼兒理財教材套,首階段有20間學校使用,有參與學校指會教高班(K3)學生「想要」和「需要」的觀念,從小學習審慎理財,避免長大後「碌爆」信用卡。計劃將擴大規模,2019/20年增加30間學校參與。

IVE伙金管局製 首階段20校用

IVE(沙田)幼兒、長者及社會服務系幼兒教育中心與金管局合作,推行「童心親親理財學堂」教育計劃。該系高級講師鄭曉萍稱,觀察到幼兒對金錢觀有謬誤,如以為父母的金錢來自銀行櫃員機,提款便有,不知父母要工作掙錢,又舉例稱有兩歲幼兒不懂說話表達,但看到一排扭蛋機已開口說「嘟——」,嚷着要買玩具。

小一生以為錢無限 狂嘟八達通

康傑中英文幼稚園(青衣)是首批用理財教材套的20校之一,教材套有繪本故事書、故事紙偶、工作紙等,並有完整的理財課程規劃,供教師參考,設計遊戲及親子活動。校長陳綺芬稱,曾有家長反映子女升上小一後,用八達通「狂嘟」購物,以為金錢用之不盡,故校方亦會利用教材,教學生在日常生活用電子貨幣的程序,了解金錢來源,正確消費、儲蓄金錢及銀行服務等理財概念。她認為K3生已可建立金錢分配思維,購物前思考是「想要」或「需要」,如食物是必需品,但玩具屬想要。

親子理財館 體感遊戲學打工

該計劃除有教材套,亦在IVE(沙田)幼兒教育中心設「親子理財體驗館」,供參與的幼稚園預約帶學生體驗。幼兒帶着特別設計的「四格銀包」,將模擬貨幣放入「需要」、「想要」、「關心別人」、「儲蓄」4個袋子。他們之後可到工作體驗區玩體感遊戲,模擬做護士、博物館職員、寵物美容師等「打工」掙取酬勞,然後再到消費區、到餐廳,就如在生活中儲蓄、花錢般。

更多教育
3次重讀中五退學 陳翔志搖身攀石一哥
【明報專訊】香港攀石界「一哥」陳翔志,攀石時一鼓作氣爬到最高,「學生哥」時的他卻多次碰釘。他說不喜歡上學,重讀3次中五都沒法升班,之後決定退... 詳情
中大伙北大早稻田辦雙學位
【明報專訊】香港中文大學與北京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及西班牙IE商學院等多間世界知名院校合作,2019/20學年起開辦多個雙學位本科課程,共涉... 詳情
試題人間:夢想不需要實際,也不需要有意義
【明報專訊】26歲的周栢曦(圖)曾經入讀香港大學理學院,生活卻突然失序,過着如「頹飯」的日子,「讀書讀到想嘔」。直至退學後走入廚房,他才重回... 詳情
試題人間:不愛書香愛飯香
【明報專訊】下午1時半左右,3名男生走近小食部,手臂一伸,眼前出現3個空飯盤與碗,「想加錢添飯」。小食部阿姨說:「今天賣完了!」男生失望地「... 詳情
新書試閱:福爾摩斯的煎麵包
【明報專訊】食物是作者鄒芷茵認識世界的雷達。看黃碧雲《烈佬傳》前,她問:「書中人吃了什麼?」已讀小說兩次的友人啞口無言。其他人因為緊湊情節而...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9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