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代聖誕燈飾 「製作土炮,正是港精神」

[2018.12.30] 發表
Tommy解釋,舊式燈飾製作是要把圖案勾勒好,放進鐵絲網,再把燈泡紮進鐵絲網,然後由工人以吊船掛到大廈外牆。(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從街上遠眺燈飾,未必能感受背後所花的人力物力。燈飾業有不同崗位,需不同人通力合作。陳耀昌(Tommy)笑言,其實大部分過程都很「土炮」,這正是香港精神。

買圖樣書自家剪貼繪圖

昔日在大廈外牆掛一幅幅閃爍奪目的燈飾,第一步是畫圖。Tommy笑指自己公司沒厲害到會找一個藝術家去畫圖,所以每年他們都會跑去買一本聖誕圖樣書,「打開書,就是剪剪貼貼,填色,貼了一個形狀出來,讓客人挑選大概希望要什麼,仲努力過做畢業作品!」

客人同意後,他們便去選材,把圖片放大後,會於一個網格上開始勾勒圖案。「大概就像一個地圖的網格,把我們的圖案例如圓圈、正方形,放進鐵絲網裏,然後把燈泡紮進鐵絲網,再找吊船掛上外牆。」此時通常陳爸爸會在地面做監控,工人就根據其指示,於吊船上「向上向下」,看着「地圖」擺位,把整組燈飾安置好。

那麼,舊日的移動圖案又是怎樣製作出來呢?原來過程亦十分原始。

Tommy舉例,要做一隻跳躍的海豚,他們會先在大廈設置數隻不同形態的海豚圖案,接上不同電源後,再做一個類似「火車軌」的裝置,路軌上有這數組海豚燈飾的開關掣,「火車」駛過,碰到不同開關,各海豚燈飾相繼一亮一滅,造成移動的效果。

Tommy說,香港人就是特別懂得用小聰明解決問題:「這很土炮,但這就是我們香港人的特色,香港人的精神。」

更多港聞
周永新倡政府定期從支出分析貧窮 嘆官員對弱者缺關心
【明報專訊】政府上月公布去年共有137.7萬貧窮人口,形容整體貧窮情况平穩;同月報章一角的新聞,日打兩份工養家男子為省錢住網吧,在睡夢中猝死... 詳情
【明報專訊】1997年曾到日本明治學院大學當訪問學者的周永新,退休後常重回舊地旅遊,「一碗拉麵,很好吃,50至60(港)元」,笑言在香港吃日... 詳情
天冷為貓狗添衣 獸醫稱無必要
【明報專訊】冬季季候風正為華南帶來寒冷天氣,昨日錄得入冬以來最低氣溫,市區僅12.5℃,外出時有主人為狗狗添衣。有寵物用品店指近日明顯有較多... 詳情
【明報專訊】冷風下求診升,有私家醫生稱,聖誕前後起逾半求診屬流感樣病徵,較平日升兩成,有時無法接收所有病人預約,形容今次流感來得密集並有明顯... 詳情
【明報專訊】民陣在元旦日發起遊行,終點定於俗稱「公民廣場」的政府總部東翼前地,民陣前日提及行政署給民陣不反對通知書中,明言「任何鼓吹『港獨』...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8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