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焦點:水族館海豚哪裏來?

[2018.09.13] 發表
日本自古有捕鯨豚傳統,現今引來不少保育團體反對。
圖a

【明報專訊】日本有不少海洋公園、水族館,當中養了不少海洋生物,其中較熱門的是海豚。可是你知道本來在大海的牠們是怎樣住進水族館嗎?

在日本,海洋公園、水族館引入海豚的其中一種方式是向捕獵海豚的漁民購買。日本和歌山太地町,傳統以捕鯨豚為業,每年9月至翌年3月就會捕獵鯨豚,之前因廣受外國人爭議反對而一度停止。當地有見反對聲音愈來愈少,決定9月再度捕鯨豚,為防當地村民與保育團體衝突,警方亦加緊演習。

為何要抓海豚?

太地町的漁民每到9月至翌年3月就會捕豚,他們利用聲音引海豚到海灣內,然後再用漁網捕捉。海洋公園、水族館的人會來選購海豚,剩下的就會被製成食物出售。

為何人們反對捕豚?

2009年的紀錄片《海豚灣》就是拍攝太地町的捕豚活動,因捕豚過程殘忍血腥,影片一出便引來國內外的保育團體反對。礙於反對聲音強烈,當地停止捕豚、日本動物園水族館協會亦承諾不再向當地購買海豚。

■知多點

日本捕鯨豚活動

日本有多年捕鯨、捕豚歷史,最初主要是基於經濟效益,當地人會吃海豚、製成食物可高價出售,又或高價售予水族館,然而相關需求現今已不多。國際保育團體大力反對捕鯨豚,然而日本政府曾稱此為日本傳統文化之一,不容許國際干預。

■想一想

假如你是保育團體/日本政府,反對/支持捕殺的理由是什麼?保育團體(反對捕豚)vs.日本政府(支持捕豚)

從太地町到水族館

沒有被製成食物的海豚,會從太地町運到不同的水族館圈養,讓人觀賞。有一條從太地町購入的樽鼻海豚,最近發現被「棄置」在已結業的水族館。日本千葉縣有一間水族館於2018年1月結業,裏面的海洋生物全都被棄在館內,其中一尾名叫蜜糖的樽鼻海豚,就是於2005年時從太地町購入的。

水族館結業海豚又要去哪裏?

千葉縣的水族館結業已逾半年,可是最近有人發現那些海洋生物仍留在水族館,雖然千葉縣政府每月都有派人視察、定期餵飼。最近有人留意到獨自留在混濁水池內的海豚蜜糖表現緊張,亦經常將頭浮出水面。雖然有不少人及保育團體都強烈要求政府將水族館內的海洋生物搬至其他水族館照料,可是政府未能聯絡水族館負責人,不能介入私營企業的運作,館中海豚及其他海洋生物的前途未卜。

■想一想

要讓海豚及海洋生物有理想生活環境,你有什麼建議?

■玩一玩

每答對一題,可以獲取不同數量的小魚獎勵海豚!(圖a)

1.哪國於今年9月恢復捕豚?

A. 中國

B. 俄羅斯

C. 日本

D. 南非

2.海豚被捕後會有何下場?(可選多於一項)

A. 送往海洋保育區

B. 被選購往水族館

C. 用作科學研究

D. 製成食物

3. 該國政府對捕豚一事持A.(支持∕禁止)態度,認為它是一項B.(傳統文化∕殘忍血腥)活動,而保育團體則和當地政府持C.(相同∕相反)意見。

4. 為什麼海豚蜜糖要留在已倒閉的水族館?

A. 因為牠的去向需待水族館負責人決定,沒有人能隨意將牠搬走

B. 因為牠不願離開

C. 因為牠不能在大海生存

D. 以上皆不是

5. 你認為捕海豚往水族館是否好做法?為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記一記

國際捕鯨委員會

?根據《國際捕鯨管制公約》成立的國際捕鯨管制機構,嚴格禁止商業捕鯨。然而過去日本曾以科學研究的名義,在南冰洋捕鯨,後於2014年被國際法庭宣判日本政府資助的南冰洋捕鯨計劃須立即終止。

太地町

?位於日本和歌山縣,面朝太平洋,以捕鯨豚聞名,每年9月至翌年3月為當地捕豚時節,曾於2009年後停止捕豚,後於2018年9月恢復。

■想一想

1. 是否所有傳統文化都應予以保留?

2. 你認為值得為保留傳統文化而繼續捕豚嗎?

■關鍵詞

捕獵 hunting

海豚 dolphins

水族館 aquarium

(答案見另文)

資料來源:BBC、Reuters、日本每日新聞(mainichi.jp)

文:大海

圖:資料圖片

[常識天下 第123期]

更多教育
新聞有常識:現實中的龜兔賽跑
【明報專訊】(1)《龜兔賽跑》中行動緩慢的烏龜憑着耐力,勝過行動敏捷但缺乏堅持的兔子。《科學報告》期刊近日發表研究指出,若以動物一生運動量計... 詳情
櫻桃小丸子作者病逝
【明報專訊】(2)日本人氣漫畫《櫻桃小丸子》原作者櫻桃子於8月15日因乳癌病逝,終年53歲。櫻桃子原名三浦美紀,漫畫以其小學時代的生活為藍本... 詳情
國際大事典
【明報專訊】■歐盟倡全年採用夏令時間 歐洲大部分國家習慣於每年3月最後一個周日實行日光節約時間措施(夏令時間),即將時鐘撥快1小時,配... 詳情
【明報專訊】1. A與B。動物界有兩種生活方式,一種是幾乎穩定的進食和每日睡眠,另一種是整個白晝午睡,但穿插着間歇進食,研究人員認為《龜兔賽... 詳情
濕地居民:動物隱身捉迷藏
【明報專訊】自然界神秘莫測,面對虎視眈眈的捕食者與覓食的需求時,動物為求生存都利用各式各樣的方法自衛及捕食。隱身偽裝就是最常見的生存伎倆,牠...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8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