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領「慳家」 官方否認消費降級
中美貿易戰以來,人民幣兌美元一路貶值,「消費降級」成為內地傳媒的熱門話題。7月以來,以往常在深夜展示消夜照的老友熱中於轉發時政新聞或心靈雞湯,曾頻頻出入高端酒店派對或國外旅遊的俊男美女們,則開始展示廚藝或健身照;有在市區工作的白領,因為被加租而心急搵屋,想盡快搬到更遠卻更便宜的郊區;帶着紅袖章的朝陽大媽,議論菜價上漲的情况也逐漸增多。
人均消費支出增幅下跌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人均消費支出增幅從2014年9.61%降至2017年7.08%,下降逾兩個百分點;同期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則基本保持在8%至10%。隨着樓價和屋租飈升,民眾不敢過度消費,甚至「拼多多」這類主打低價商品的企業,都能擁有足夠客源令它在美國上市。
學者稱理性消費是進步
不過官方並不認可消費降級的說法,中新社引述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認為,居民收入在平穩增長,消費能力正提高,消費環境也在不斷改善,消費升級的大趨勢無變,「消費降級判斷不成立。」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匡賢明亦撰文指出,有人把消費降級概括為「花最合理的價錢,買最合適的商品,理性地消費,過更聰明的生活」,其實並非指消費降級,而是理性消費、環保消費等。
也有媒體評論認為,與其說是消費降級,不如說是消費升級中的分級,並指追求較高性價比,一方面來自樓價對消費的擠壓效應以及中產焦慮,另一方面來自消費理念的進步,愈來愈多人逐漸放棄略顯虛無的身分地位消費,對品質有更高要求,不再像過去那樣願意為品牌溢價埋單。
明報記者 鄭海龍